吴惠华
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
摘要:高中阶段相较于初中阶段,无论是教学节奏还是学习内容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很容易在面对到新的学习内容时感到不知所措,如果不能及时调整,那么很容易在之后的学习当中越落越远。因此,教师应当主动发挥作用,设计好高一化学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一化学;课堂教学
如果说初中阶段的化学更倾向于对固有知识的记忆,那么高中阶段的化学则更看重学生的理解能力。由于无论是在知识的难度还是总量上都有着不小的提升,因此学生会感到压力很大,在课堂上就很难即时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这就使得高一学生的化学学习常常陷入困难。
1高一化学课堂教学导入遵循的基本原则
之所以把课堂教学导入放到本文正文的开始部分,就是因为高中化学的独特性,前面讲到,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梯度差异巨大,多数同学都不能在升入高中后很顺利的实现过渡,而且当中不少都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丧失信心,所以说,想要做好高一化学课堂教学,就必须先解决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工作。尤其是新课程标准改革中,初中化学的难度进一步降低,使得其与高中化学之间存在不小的鸿沟需要跨越,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进行课堂教学导入,而课堂教学导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系统协作的产物,需要严格遵循其推行原则。以下是详细介绍。
1.1遵循目标性原则
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会在中考后的假期进行专门的衔接教学,因此,在经历过长时间放假后的学生很容易在升入高中后不知所措,不了解接下来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那么学生的学习就是无序的、混乱的,因此,在开展教学导入时,首先就要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简单的先了解高中化学尤其是第一年化学学习的目标,让其做到心中有数。比如说,在开展高一化学的教学时,绝大多数教师都会直接跳过教材的序言部分,实际上,正是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详细交代了教材的编写思路以及编写方向,教师可以借鉴这一思路,为学生介绍学习目标。
1.2遵循针对性原则
如果说高中之前的教育可以使用大水漫灌式的教学方法,那么在高一阶段的化学教学中,则要采取精确化的针对性教学。高中阶段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教学时间和节奏都极其紧凑,已经不能够为教师提供面面俱到的空间和机会了,因此,想要提高课堂教学导入效率,就必须做针对性的选择,更好的取长补短。
1.4遵循互动性原则
课堂导入从字面上看仿佛只是教师的单方面行为,实际上却是师生二者的紧密配合,总的目标是为了降低学生理解新知识的门槛。只有频繁的互动才能够促进知识的交流,因此,教师应当主动放下身段,与学生做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为学生塑造一个轻松、自由的意见表达环境。而学生也应当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设计,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并把教师的解答做好记录。比方说,假如师生之间没有积极的互动,那么一方面,教师由于缺乏学生的反馈很难捉摸到自己教学设计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学生由于感受不到教师的互动诚意,因此不敢贸然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使得学生无法好好的配合。
2高一化学课堂教学方案
在高一化学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课堂导入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想要完整的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就必须构建一整套教学方案,这个过程是对教师课程理解能力以及课程设计能力的极高要求,设计得法可以获得举一反三的效果,运用不当则无异于火上浇油,因此,在下面给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2.1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很难想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高中化学的一线教学当中还见不到信息技术的身影,毕竟如今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如果继续在课堂上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不仅没能降低化学的理解门槛,反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并且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全过程。比如说在教师的教学设计阶段需要收集大量的教学资料,过去,教师只能通过手动翻阅书刊来获取,如今已经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获得比过去多百倍的信息资源,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效果突出。比如说在第三专题《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中涉及到了诸如氯、钠在内的多种自然资源,学生缺乏对这些资源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
2.2设计好化学教学方案
前面提到,化学教学实际不难,最大的问题在与学生缺乏对整个学科的宏观认识,往往会在具体的知识学习中陷入迷茫,不知道知识之间的紧密关联,往往在一整个学习阶段结束以后仍然说不出自己的学习成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进行梳理工作,把过去一段时间内所学的所有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测试,帮助学生知晓自己的问题所在,进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进行改正。比如说在完成了高中化学上册专题一《物质的分类及计量》以后,在开始专题二《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之前,可以对第一专题的部分进行梳理考察。
3总结
就化学本身而言,其学习过程是紧密联系的,换句话说,如果高一阶段没能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在之后的学习中,学生必定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麻烦,进而可能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应当主动担当起责任,做好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理解。
【参考文献】
[1]王澍,魏崇启.高一衔接期化学教师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J].化学教学,2019,(5):28-33.
[2]詹晓旭,王秋,王丹.高一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现状调查研究[J].化学教育,2017,38(7):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