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出现阅读障碍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侯勤勤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对于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侯勤勤
        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高级中学 0331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对于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理科科目普遍存在的阅读障碍,将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推动下得到彻底的转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准确把握化学教材内容,深入分析学生出现阅读障碍的原因。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教学;阅读障碍;应对策略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理科学科,历来受到师生及家长的重视,但是教学实践表明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存在阅读障碍。阅读障碍影响教学效果,学生成绩不理想甚至产生对化学的厌烦心理。只有找到造成学生阅读障碍的原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在分析高中生在化学学习中存在阅读障碍原因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学生阅读障碍的主要成因
        1、课前预习环节缺失,学生无准备听课
        相对于初中教材,高中化学在课程内容和学习深度、广度和难度都有所增加。知识结构的特点表现为:描述性知识越来越少,研究的问题常常伴随着逻辑性、推理性更强的特点,追求事物的本质。正因为课程存在一定难度,所以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前预习相关知识,将有助于知识间产生横向联系,有助于课堂上学生抽象思维的跳跃。如果课前预习环节缺失或者是做不好,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无法准确抓住学习重点,学生无法兼顾听课与记笔记,降低了听课质量和效率。
        2、阅读习惯不好,学生自我设限
        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与初中相比,无论从教材还是从教法上都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但是学生在高一阶段还处于适应期,对于书本知识和教师的教法都较为陌生,部分学生会用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阶段的知识,在老习惯的影响下,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学习缺乏紧迫感。在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作业、复习等学习环节中,忽视阅读的重要性,认为阅读对于解题和掌握公式等内容没什么帮助。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甚至存在根据感觉回答问题的情况,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受到了严重阻碍。
        3、教师教法单一,影响学生发展
        初中化学作为升中考试科目,要求教师在较短时间达到应试的标准,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随着教师抓进度,迎会考,学生机械式的被动学习强度也越来越大,某些知识点上的短板来不及补齐,新的内容又如约而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化学基础参差水平的原因。到了高中阶段,面对高考的压力,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和要求、教学方式表现的更为激进,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教与学衔接,就开快车。

为了“高考而学”的教学思维还导致教师对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力求做到对化学知识讲解的面面俱到。学生失去了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满堂灌”使得课堂死板,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提倡科学的教与学,让阅读没有障碍
        1、在初、高中有效衔接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掌握准确的化学学习现状,通过摸底测验来考察学生的化学基础,为日后推行分层教学打基础。高一阶段的教师要针对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来着重考察,这是教学的关键点。【1】
        如:元素化合物知识,金属活动顺序,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等知识及其应用。另外遵循“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鼓励学生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等。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点,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前预习,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性,为学生阅读提供轻松、高效的环境。
        2、以人为本,因人施教,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一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环境为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学生的发展需要有这样的环境和条件。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为学生创造更多阅读的机会。高中一年级开始,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课前阅读提炼实验关键点,课堂中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科学探究意识,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因人施教,从而激发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内容时,可让学生阅读课外资料,查找有关化学反应为人类所用的生产生活案例,让学生发现人类对环境保护所做的努力,从而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提高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深入研究大纲和教材,不断更新教法
        高中化学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和教材的趣味性有所提升,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要深入研究大纲和教材,与时俱进的转变教育观念、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例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阅读的内容以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呈现,并建立逻辑关系,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信息。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教师由最初的灌输者转变为情景的主动创设者、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学生的好伙伴。通过不断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化学课更生动、更有趣。
        总之,学生化学阅读障碍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运用并熟练掌握各种教法,给予学生更多关爱,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不断提高化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学理科教科书阅读缺失亟须纠正[J]. 张和平,朱灿梅.教学与管理.?20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