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李桂彬
[导读] 随着社会地不断发展,对创新型人才也愈发渴求,因此,推动创新教育已是势在必行
        李桂彬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八一校 黑龙江 伊春 153000
        摘要:随着社会地不断发展,对创新型人才也愈发渴求,因此,推动创新教育已是势在必行。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积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实施创新教育的可行性策略,旨在提高小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引言:我国目前的新课程改革正在逐渐的加快,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在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要更加的注意创新教育,因为创新是整个教育行业的核心推动力。小学数学教育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所以我们需要在这个阶段中创新他们的思维模式,这对于小学生将来的发展是很有作用的。如果小学生在这个阶段中以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那么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相信一时将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深远的影响,也可以让学生良好的思维,帮助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可以说,创新教育在小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我们要尤其注意小学数学的创新教育,加强对于小学数学教育的研究分析。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我们小学教育的相关工作。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传统教学理念
虽然现在新课程的改革已经越来越深入,很多的学校也在重视教育方面的改革,但是由于一些传统的意识,教育观念和教师本人的教学理念,还在深刻的影响着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现在很多小学数学的创新教育停留在表面的阶段,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而且在小学的实际课堂中,这些也只是停留在形式主义上。目前,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很多小学数学老师还没有彻底的摆脱传统观念,很多小学数学老师还在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没有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个小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展开分层教学而结合自班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过分看重学生的成绩提升,这些都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学生的知识也没有良好的接收。受到这些情况的影响,很多学校在进行知识灌溉的时候还停留在传统的阶段。渐渐地使得学生越来越依赖教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下降。
(二)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很多小学的数学学习方法还比较少,而且教师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方法介绍,学生根本不能够掌握这些实际的数学学习方法。而且还由于个体差异性,有一些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所以她们停留在爱玩的年纪。这些小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控制,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不能够很好的停留在课堂的思维中,导致他们在学习的时候难以进入到课堂的状态,进而知识就产生了脱节。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遇到这种情况,只是采用了单一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而这种数学知识不能够真正的进入到小学生的脑海中,小学生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较为枯燥的学习状态。小学数学老师如果不加强自身的教学方法创新,就会使整个课堂更加乏味,小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学习状态,导致班级的进度迟缓。
(三)师生关系过于严肃
目前很多传统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都是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所以在进行上课的时候,很多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感受。在面临一个问题或者一道题的解法是教师不能够掌握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所以叫社会损失之间的关系是比较严肃的,长此以往,小学生对于小学数学老师,大伟害怕,就算是遇到了一些新的想法,也不敢向教师讲述。所以这种小学生对教师会有一种盲从的心态,长此以往,学习氛围会进一步沉闷,学生的思维也受到了限制,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下降。


        二、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创新教育
小学数学的创新教育需要针对不同学生来进行制定教学计划,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整个教学开始之前,我们必须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不是以教师作为主导,而是以学生作为主体,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理念,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创新的数学教育。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能够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小学数学的课堂,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锻炼。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经验自己的语言,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的成绩,从教材出发来制定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和自主的环节。利用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通过一些适当的引导作用,让小学生发挥课堂主体的作用。特别是在小学课堂中,要不断活跃小学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我们在学习十以内的加减乘除法时,我们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置简单的算术问题。例如2×2等于?3×3等于?用这样的方法对小学生进行简单的启发式教学,最后通过数字的联系引导小学生能够对这些。算数进行解答。并且在答案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实现算数的变种,从而引导学生思考,锻炼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更新教学方法
由于小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对于一些他们不认识的事物较为好奇,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心理特点。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挖掘。改革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发展。比如在教学的课堂中,我们利用现代多媒体的技术,将一些小学数学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的以动画的方式展现给小学生。这样,在小学的课堂,中小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而且也激发了自己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小学数学教师要尽量的避免重复啰嗦的语言,通过多媒体情境教学或者是角色扮演等多种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平等而愉快的教学氛围。比如在进行追击问题讲解的时候,我们可以将数学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现的方法给学生展示。一辆车先开一辆车后开后开的车速度很快,问追击的时间是多少?在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制作的方式播放汽车不同的行驶状态,这样学生就进入到了教学的情境中,用这种动画的方式展现了不同的车辆行驶状态,学生也可以明确的看到车辆具体的运行状态,从而在追击问题的时候能够提出自己不同的解答方法。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开始数学教学的关键性阶段,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于自己工作的思考,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创新教育,有利于为学生将来的继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刻与学生作为主体,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提升学生综合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尹倩倩.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家长(中、下旬刊),2020,(4):70-71.
[2]吴惠琴.问题驱动教学——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创新意识初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4):137.
[3]范静.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谈现代远程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读写算,2018,(36):11.
[4]陈竹挺."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6,(4):
[5]贾寒梅.构建有效课堂培养创新意识--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创新教育理念[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7):134-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