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梅
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金沙中学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正式学习物理知识。物理知识具有很大的难度,虽然和生活联系紧密,但学生平时缺少观察,所以限制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物理教育功能全面,是新课改推进中的重要改革课程,追求的是对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初中物理教育中,创造思维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其追求的是让学生用头脑已知信息和材料,在发散思维的配合引导下,集中联想与想象,突破现有思想的限制,对信息重新加工组合,创造新的理解、新的观点。本文将以笔者经验为参考,分析初中物理教育中,学生创造思维培养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初中物理教育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教学;物理课堂;创造性思维
前言:物理是一门十分有趣的课程,但因为有着很多抽象内容,所以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少学生认为物理有很大的学习难度,自己无法缕清物理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物理教学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学生掌握物理思维,能够用物理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物理教育有着开发学生创造力、思维活跃度的作用。教师需要深入探索、深入实践,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创造思维活跃度。
一、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为了让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知识,很重要的步骤就是体现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公。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主动参加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寻求自主发展、自主创新。教师的角色更像是学生学习指导者、合作者。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创新,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1]。
学生在讨论、争论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深度与知识理解,学生能够呈现极强的思维互补性。并且学生在讨论中,每个人都在活跃思考,开动脑筋[2]。此时学生的思想与思维产生碰撞,创造出智慧火花。被激活的创造思维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成长。
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关键点在于让学生形成独到的见解、独特的理解。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时候,需要关注学生聚合性思维的开发,让学生形成发散思维、发散能力。达到目标以后,使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目标。
二、激发物理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成长来说,最好的老师永远是自己的兴趣,有了兴趣意味着学生有了学习的动机。为了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创造合适的条件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潜能。有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够收获情感层面的满足,获得持续发展、持续探索的能力。教学的时候,鼓励与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记录生活现象,摆弄各种物理仪器、动手接触各种物理设备,在实践中验证实验、发现实验。教师可以将原本的一些演示性实验变成分组探究实验,如压强知识的学习,学生亲自探索感受大气压变化与存在。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到了物理世界的刺激变化,形成了好奇心与新鲜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能够顺利达成创造目标、创造追求,保持物理知识学习兴趣。
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3]。教师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学生大胆想象,摆脱教师的束缚以及课本的约束,质疑、想象与观察。
比如在讲解《压强》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各种实验用的道具和材料,让学生自己把水注入容器周围有孔的容器,观察水在容器当中的流动情况,并自己总结原因。再比如学习惯性知识点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准备各种实验材料,让学生亲自实验。学生亲自实验和操作,完成实验现象的细致观察,学生形成了学习兴趣,并对知识建立了深刻的理解。
三、培养学生思维活跃度把握物理知识规律
在人们研究物理知识、物理现象的时候,类比、演绎与归纳是发现知识最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在物理学中存在很多重大发现,这些发现的知识被用上述方法变成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让学生掌握上述三种能力和技巧,这对学生形成创造思维来说帮助效果非常突出。
首先是类比。所谓的类比说的就是将两种看起来并不一样的事物用共性内容、共性方法分析,得出假想。在实验中验证得出全新的理论。比如水的定向流动能够变成水流、电荷定向移动能够变成电流。在类比中能够让知识的学习更加简单和轻松。水管壁能够成为水流动的阻力。电荷定向移动中也会有阻碍问题。教师使用水流解释电流,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原本抽象的知识。
其次是演绎。所谓的演绎也就是将我们所知道的普遍性、一般性规律,放在特定的条件下,展开针对性的探讨,是一种很特殊的思维形式。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为的就是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将其应用在生活、生产实践当中。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小发明创造实际上就是人们在演绎中得出的产品。演绎思维对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有非常好的帮助。
最后是归纳。所谓的归纳就是将拥有特殊性质的条件规律用概括、比较的方法中找出其一般性、普适性规律。言简意赅的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生活中,我们的身边有各种各样的事物,这些事物具有特殊性。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找出这些素材的相近点、相似点,揭示事物本质属性。比如我们所常见的提重物、马拉车、挤压海绵、推箱子的归纳就能够完成对力的概念推理。在水中前行、打乒乓球、踢足球、拍篮球能够让我们理解力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学生此时就能够对事物形成深刻的概念、深刻的理解。
结语:物理是一门与我们生活关系非常紧密的学科,物理教学需要重视创新,在实践中将知识变成学生所熟悉的场景、场所。物理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时候,需要充分体现现代教育要求,按照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学习需要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能够更灵活使用知识,减少学习中遇到的障碍性问题,提高学生知识理解深度与使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军社.浅谈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模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94.
[2]汤祖军,刘文婷.寓劳动教育于初中物理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8):14-15+18.
[3]陆孝青.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授课方式的实践研究——以初中物理实验课为例[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