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彩云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十二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借助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以及借助互联网突破教室教学的时空限制。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探索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方法,优化小学数学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核心课程,是小学生打好各学科基础的关键科目,对于开发学生思维、激发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小学数学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分析推算、逻辑思维等能力的重任,受小学生身心发展特性和年龄限制,对于有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点并不能很好地讲述与吸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则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更容易理解的图、文、音、频等内容,在刺激学生感官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印象、便于理解,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了全新的课堂体验,也为提高数学教学成效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1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信息技术是以网络为基础,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对数学知识进行呈现与表达。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积极性和模仿性,对于作业的事物都有着好奇心,所以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学生营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课堂,使得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来学习数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快乐的氛围中实现对教学知识的学习。例如,教师在对立体图形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媒体提前准备好相应的课件,通过动画的形式从多方面、立体化的给学生展示立体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来理解立体图形,实现对课堂知识的掌握[5]。
2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教学内容
良好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因素,但据笔者不完整统计,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课堂教学时间,从而忽略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小学生思维较为简单,如直接开展数学教学内容,不仅无法有效地集中学生思维,也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内化。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可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结合,通过课堂导入的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小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参与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思维保持高度活跃,进而实现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良好能力。例如:在“折线统计图”一课中,教师可就利用课堂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数据产生浓烈的兴趣,进而开展后续的教学内容。数学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有关数据,如: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移动终端游戏“王者荣耀”,利用游戏中的元素调动学生积极性。首先,教师可将游戏中“人物”的身高数据进行展示,引导学生根据素质进行对比,进而引导学生将“人物”身高进行划分,利用基础区分方式绘制数据图,最终引导导入折线统计图概念,并教授学生折线统计图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绘制折线统计图完成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导入,加强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划分,最终导入课堂教学信息,利用折线贯彻始终,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满足学生数学体验,因此,教师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导入,通过导入的方式加强学生数学认知,满足学生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在课堂开始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不仅实现了信息技术的有效性,也拓展了学生思维发展,实现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4]。
3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小数数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还能够辅助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在目前的教学中,数学思维是教育的重点与难点,而应用信息技术能够较为有效地提升教师应用先进教学方法的便利性,帮助教师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教师可以基于教材中口算除法第一题中的图片设计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图片,图片内容为一堆糖果,糖果总数为100颗,清晰可见地以10颗数量聚集在一堆。问题为:每人10颗糖果,可以分给几人。然后,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片,以口算的形式算出答案。然后,教师再改变问题,改成每人20颗糖果,继续让学生口算。结合图片内容与教师新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口算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4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增加前置学习
所谓的前置学习,其实就是根据多元化的学习内容进一步构建新知识。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前置学习并非是课前预习。在小学数学课之前,学生需要学会应用信息技术,使用信息技术去搜索更多的数学知识,以自己的个性去构建新知识体系,在构建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带着疑惑走进数学课堂,数学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帮助,耐心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在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易错问题,从根源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数学学习的技巧[3]。
5应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单一性和被动性,各项教学工作都是按照具体的流程来开展,学校和教师能提供的教学资源也较为有限,很难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政策与理念的落实,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在信息化时代下,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逐渐地被应用到很多工作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也不例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的学习工作更加开放化和全面化,能够有效地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信息技术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改善与优化,通过网络媒体,为学生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多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仅如此,通过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构建相应的网络教育平台,在网络教育平台开展教学活动,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更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开展教学工作室,教师可以在网络教育平台上公布教学目标,让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性的学习,获取各种教育资源来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实现对学生学习空间和内容的拓展。另外,通过网络教育平台,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学生的自律性,实现对学生内容掌握和学习情况的准确了解,便于教师开展针对性地指导与帮助。在应用网络教育平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相应的问题与难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教师进行实时的提问,教师则可以对学生进行问题的解答,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利用信息设备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将数学概念转变为图片和视频,这有利于小学生快速理解数学公式及相关知识。同时,学校也要为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创建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投入一定的资金,搭建学校信息教学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1]。
参考文献:
[1]王嘉彰.基于信息技术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的革新研究[J].考试周刊,2020(84):79-80.
[2]徐童.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5):83-84.
[3]杨文萍.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考试周刊,2020(83):73-74.
[4]喻洪超.信息技术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探索[J].知识窗(教师版),2020(09):22.
[5]刘润红,管金光.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