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张云
[导读] 在初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有关教学大纲内容,
        张云
        临沧市第一中学天有实验学校,云南  临沧  675900
        摘要:在初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有关教学大纲内容,来编制课程的讲解方案,教师要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及时地讲解新课标的重点内容。高中生在高一阶段,数学的内容要比初中数学难很多,有些高中生从初中升到高中之后,会面临一些变化,高中生如果不能够尽快地适应高中学习,就会造成学习成绩下滑,会导致部分高中生对学习丧失信心。
        关键词:新课标;初高中;数学教学
        引言:
        高中数学相比初中来讲,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方面有较大的变化,在高中生面临新教材期间,如何去正确地应对高中学习,教师如何做好数学的衔接,让高中生们能够在高一数学学习中,能够实现平稳的过渡,这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新课程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差异分析
        (一)心理差异
        对于高一的新生来讲,学到的各类知识都比较新,也处于新环境下,面临新同学和新教师,在高中学校,高中生要适应陌生的环境。在经历过紧张的中考之后,有些同学考取了自己满意的高中学校,此时高中生会放松口气,但是入学后会感到一定的压迫感,使高中生产生畏惧心理,在入学之后,就会耳闻到高中数学比较难。在高一时,也会产生一些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如集合、映射、函数,这些知识与初中没有太大联系,而且与初中的数学知识脱离较大,整体理解起来难度比较高。高中数学不会像初中仅仅简单记忆概念、公式、法则、定理,需要深入理解知识,才能做对数学习题,学生也经常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再加之,高中数学难度比较高,习题变化多样化,思维思考较多,而且解题方法比较发散,这就会影响高中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材的差异
        初中学校的数学教材在内容表述方面比较通俗易懂,有些内容也会经常重复,习题比较单一,而且习题数量较少、简单。初中数学通常是研究数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偏重于定量计算,而高中数学内容比较抽象,更多的是研究变量。高中数学不仅会注重定量的计算,而且在计算技巧方面,要求相对比较高,并且还要注重理论的分析,经常会做到定性的研究和分析说明。
        (三)课时差异
        在初中学校教学科目比较少,数学内容不多,知识点又简单,而且考试习题简单,这就给学生带来的充足的学习时间,而且上课时间容量比较小,进度较慢。有对学生来讲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也有较充足的时间对部分知识进行反复的训练、强化。在各类习题的讲解时,要注重细节的解法,教师可以有许多时间去给初中生们举例示范,让初中生也有足够的时间对这些知识进行巩固。高中阶段由于课目增加,知识点增多了,此时数学的讲解灵活度也进一步加大,课时减少,但是课容量增加,讲课进度逐步加快,对于重点内容和难点,却没有很多时间来对其进行巩固和强化。这就不能够对各类信息进行精讲、细讲,使一些高一的新生在入学后不太适应高中快节奏的学习[1]。
        (四)学法的差异
        在部分初中学校中,教师讲解习题比较细致,习题的类型归纳的比较全面。

高中生在课堂上练习时间较多,因此针对某一类信息,高中生就练的比较熟。但初中生只需要记住概念公式和法则,就可以在考试中获得一个不错的成绩。初中阶段,初中生习惯了去围着老师来开展学习,独立思考能力不强,不太善于对数学规律进行总结。
        二、在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必要性研究
        高中生在升入高中之后,会面临许多的变化,需要高中生适应新环境。如果同学不能够很好融入到高中的学习生活中,会发现一些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然而在高中阶段,却出现了成绩下滑,甚至不能够跟上班级的教学进度。高中数学教材中的集合函数等内容比较难,也是同学感到困惑之处。通过对高中生调研分析发现,有些高中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畏惧感,高中生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当下高中的数学学习。如何去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如何去应对新课改新形势,教师要根据班内同学的个性化特点和认知能力,来帮助高中生去设计学习方法,稳定同学的情绪,让同学尽快地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接受新的学习变化,以及完成新的学习任务[2]。
        三、正视差异,做好衔接
        (一)正确把握初高中数学教学的差异
        初中学校的数学教学内容偏少,知识难度不高,而且教学的要求较低。教师可以针对于某些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反复多次的讲解,逐个突破。然而在高中阶段之后,由于高中的学科较多,教材内容比较丰富,并且对高中生的学习要求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教学进度较快,知识点比较广泛,题目难度进一步的增加。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不能够像初中那样反复的去讲解,良好学习是当前高中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制定一个教学计划,再组织学生专心上课,及时地复习,独立的完成作业,解决疑难问题,开展课外的学习,来实现改进高中生学习方法。引导高中生们去培养认真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从盲目学习中逐步解脱出来,引导高中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以及引导高中生养成独立做作业的习惯,要细致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高中生形成认真复习的习惯,将新的知识融入到知识体系中,以保证知识的完整性[3]。
        (二)正确把握好初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
        教师重点去调动高中生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可以在课堂上给高中生讲解中外的古今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同时向高中生重点阐述在学习自然科学授课的时候,数学带来的重要作用,以及让同学们明白数学对于基础的农业、军事、生活都有极大的帮助作用,进而诱导高中生提高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课堂讲解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高中生,制定教学计划,并提出一些有趣难度适宜的问题。让同学们能够对问题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让同学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发言、课堂讨论中,教师还要通过生动语言的讲解、精辟的分析、严密推理,将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去让同学们感受数学的美,让同学可以体验到学习数学解题魅力之处[4]。
        四、结束语
        在新课标下,高中教师要逐步转变高中生的思维,逐步让高中生尽快地融入到高中生活中。在高一阶段,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工作,由易到难逐步去加大知识的讲解,还要创新教学方法。让高中生尽快地去适应高中数学的难度,让高中生做好心理准备,应对各类型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侯向艳.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J].内蒙古教育,2019(29):57.
[2]李晓霞.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高中生版,2019,000(018):1-1.
[3]刘光建.对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的思考[J].锋绘,2019(3):225-225.
[4]陈吉敏.关于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的思考[J].读书文摘,2019(8):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