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赵顺利 胡菊青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育教学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赵顺利   胡菊青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杨垱镇海胜中学  441207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育教学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数学能力被广泛重视的今天,数学的教学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此引发了专业人士的不断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分层作业
    引言:随着对数学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我发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关键因素,由于学生本身能力的差别,我设计了数学分层作业模式,由此开始展开研究。
一、初中数学方面的难题
        1、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化
        由于学生自身素质的不同,不同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是不同的,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有的同学当堂课就可以理解大半,可是有的同学就只能理解一点点。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成绩的不均衡,形成高低的断层形式,不利于学校整体的发展。老师也不容易去进行教学,要是迁就理解能力差的学生,那成绩好的学生就会得不到更充分地教学,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但要是按照成绩高的学生来教学,就会让成绩低的学生彻底落下课程,造成平均成绩的偏低。所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既可以让成绩高的学生得到拓展,又可以让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巩固知识点,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就像早前孔子的“因材施教”便是这个道理。
        2、学生核心素养的匮乏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教育时期逐步形成的,对个人的终身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都用着关键性的作用。而数学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数学是一门以理论思维为基础的学课,它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抽象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有效的利器。但是,数学教学的方法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在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应该首要注重这一问题,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关键。
二、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1、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关注教育的改革,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其中,有计划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是各国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大关键性因素,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培养对象。核心素养成为改革重点并不是偶然。随着国家“人才强国”、“劳动教育”等策略的实施,人才的综合性培养就受到了重视,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就变得更高,它不仅仅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更是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关键。
        2、核心素养对学生自身的价值
        核心素养是新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对学生发展的又一要求。

其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早就蕴含在教育教学中了,一直以来国家就重视关于学生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我们一直发展的目标。核心素养对于学生自身具有很大的意义,它是一个人能力水平和思想道德的衡量。核心素质高的学上在社会上也会是各个单位争抢的资源,是自身能力与价值的体现。不过,核心素养是在学习中不断去培养和发展的能力,是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长期形成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就应该侧重于核心素养的教育,不单单是教材上生硬的知识,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帮助学生自身提高核心素质。
        3、核心素养对国家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国家对于新时代青少年的新要求。核心素养不只是对于学生自身有重要价值,对社会、对国家也有重大的意义。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结合体,是社会需要的关键性人才。人才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所以国家对于人才的发展一直有着严格的要求。核心素养高的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三、分层作业模式的研究
        1、分层作业的实施
        由于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不同,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和理解和有了一定的差异。差异化的教学是不能产生有效的教学效果的,因为学生本身的层次不同,不能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都给到适应的辅导。所以,我采用分层作业的模式,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不同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层次,比如:高层、中层和底层,让高层的学生多加练习拓展类的作业,提升他们的学习探究能力,中层的学生练习中等的习题,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在自己接受的范围内适当的提高一下深度,底层的学生就主要学习好基础的知识,保证能得到的分数可以不丢分。这样每个学生都采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既不用“吃不饱“,也不用”够不着“,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整体水平。
        2、改进的方式
        虽然这种分层作业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平均水平,但是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继续改进和探究。分层作业的模式虽然解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程度不同的问题,但是对于这个层次的划分和学生心理的辅导还是一个值得处理的问题。一方面,层次的划分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需要教师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有的学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看出来的,他们还有潜在的一些品质。所以对于这个层次的划分一定要慎重,否则将学生划入了不适合他们的层次,那教学效果会更加不理想,就达不到分层作业模式的目的。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好胜心强和比较要强的学生,他们会不赞成教师对于层次的划分,认为这是对他们能力的一种否定。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心理辅导,跟他们说明分层作业的意义,让他们明白这是对他们最好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总结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教育教学方式的探究就不断进行着。国家对人才的培养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就对教育的改革产生了推进作用。在这个对数学能力要求逐渐增强的社会,核心素养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分层作业的研究模式对于现今的趋势有着深刻的教学意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