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
青海省西宁市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微课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融合,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当前微型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更是“翻转课堂”的呈现形式之一。当前,微课这一教学辅助手段获得了教育界一致认可和好评。微课辅助教学的最大价值在于促进了传统教学课堂的改革,丰富了教学模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让学生能够通过观看微课实现学习的自我控制,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 沈树好.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设计解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182-183. ]。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疲于应付,而微课这一教辅手段改变了学习模式,学生不用拼命记忆教师所讲的知识,而是可以亲身参与到知识建构中,自主实现知识探究,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还能够就微课的内容在课后进行交流和讨论,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合作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利用微课来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这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在高一物理必修一《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直接告诉学生重力加速度的值是g=9.80米/秒2,有的教师为了赶进度直接不讲这节课,导致很多学生在后期解题中只知道将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带入式子中,并不知道重力加速度的由来。本文以《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课为例,设计了一节微课,既帮助学生理清了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对学生物理思维的拓展也很有帮助[ 赵征.基于物理核心素养 反思物理课堂生态——以“自由落体运动”课堂教学为例[J].中学物理,2018,36(17):25-26. ]。
高二物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加速运动》是电场知识学习的重难点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变化,笔者也设计了一节微课来辅助教学。
当前,高中物理“微课程”设计并没有标准的设计结构。文本所设计的微课是作为一种辅助资源来辅助教学,以解决学生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微课辅助教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笔者吸收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对微课教学设计了如下结构和内容。
一、教学任务及对象
微课具有简短、优美、内容详实、要点清晰等特点,所以一节微课最主要是设计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先确定教学任务和对象,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备课中发现的问题和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搜集,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将其录制成微课,学生也能在课后反复学习。
二、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
微课要解决的问题基本来自学生的提问,所以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
由于微课内容较短,所以在设计微课之前分析清楚学生学情和教学目标是很重要的,学生遇到的困境是概念不清晰,还是思维能力不足,亦或是熟练度不够?一旦得知学生的疑惑后,便可以寻找原因,那么微课设计的教学目标就很清晰了,更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策略选择
考虑到高中物理学科特点,辅助高中物理教学的微课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知识讲解型。知识讲解型主要适用于概念教学和规律教学,如果涉及重难点的概念,可以以其中一点为目标进行全方位讲解。
(2)典例讲解型。这种微课设计模式对练习教学尤为适用。因为高中物理知识点偏难,学生很难将公式融会贯通,无法进行独立解题,还有一些学生在解题格式上不规范,归根到底是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解题策略。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资源,讲解经典例题和规范解法,有助于学生模仿和强化解题。
(3)试验探究型。试验探究型的微课设计可以在实验室录制规范的试验流程,将其制作成微课。教师讲解完试验理论后进行播放,供学生参考和学习,有助于学生克服试验动手中的难关。
(4)知识梳理型。知识梳理型微课适用于复习教学,可以在微课中加入知识框架图,也可以将关系比较接近的章节进行对比记忆,帮助学生搞清其中的异同和关联,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将学生学情和教学目标分析,并确定好微课设计策略后,就要开展教学活动设计了。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微课的主要内容设计,内容设计完成后也要考虑微课播放的时间。比如可以将学生解决问题的微课放在晚自习时间播放,也可以发给学生让其自行安排。而概念学习的微课则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作为教学导入环节,知识梳理型的微课可以在复习课上播放。
五、教学评价
为了检验微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微课的最后设计变式题目或是思考题来检验微课学习效果,还可以设计教学评价,可以是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形式来检验微课教学效果。
为了提高微课辅助高中物理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参考以下途径:首先,在微课资料准备上,先筛选后制作。教师要在备课时对微课资源进行反复斟酌,最好能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微课在课堂上播放,如果实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就考虑自己动手制作。在微课设计适,要找准突破点,在物理实验、物理模型、专题复习等方面选择一个点进行导入,这样一开场就能吸引学生眼球,而且也能加深教师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表达。其次,在微课的节奏上,要考虑学生学情。微课辅助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要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把握好微课的节奏,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要对教材吃透,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整个教学活动。第三,运用集体的智慧。微课是以视频为主体的融合课件、教学设计、多媒体素材的主题资源包,做好这样一个资源包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教师在教学组内交流微课制作的心得并分享资源包,这既开拓了教师视野,也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