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兴趣,创新小学数学教学路径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周生增
[导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的,在求索知识的路上,兴趣也是永恒的动力
        周生增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高桥镇中心小学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的,在求索知识的路上,兴趣也是永恒的动力。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数学作为一个高山横在学生眼前,而老师也面对着“愚公移山”的困境,无处着手,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的老师与那“愚公”相比,只有六年时间,按照“传统方法”恐怕不能完全解决难题,所以,探索新方法、创新新路径也许会更好,同时,把小学数学教学的焦点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的把握。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兴趣;创新路径
        引用: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这是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说过的著名的一句话。告诉我们:学习的知识要用兴趣来留住它。事实上,兴趣的作用远不止于此,现代教育和现代社会对于我们要求愈加严格,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而兴趣可以使我们不会停下,把兴趣应用到数学学习上面,这将是新的教学模式,这条新开辟出来的道路,也将会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帮助。
        一、兴趣为小学数学润色
   (一)小学的数学
        小学数学所学的内容是真正的基础,简单的理论和基础的运算支撑出一个小学数学的框架,事实上这样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反而是非常单调的,因为我们首先要看到学习的主体是小学生,一个好动的、好奇的、好玩的群体,与他们相对应的就是老师,数学把他们联系了起来,如何保证他们之间的这条线可以稳定的传输信息,也就是说如何保证他们接收到数学知识,希望我们首先注意到数学的特殊性。
数学讲究的是逻辑和规律,尤其是小学数学,要求学生们有一双可以看到内在规律的眼睛,就如侦探找寻一个个线索一样,这需要细心的、安静的去寻找,这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老师不能只是单纯说出这一个要求,更要帮学生实现满足这一要求的能力,用常规现实来看,这并不实际,所以我们需要换一种方法,那就是兴趣。[1]
   (二)润色的兴趣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兴趣的作用往往会被忽视,用传统的话来讲,是你应该学习,但在长时间的应用中,我们发现这一传统并不被看好,兴趣也越来越多的人的眼睛里面出现,因为他告诉了学生,为什么学习,这个时候学习不是目的,学习只是一个过程,是可以长期坚持下去的,这也是符合我们现在社会发展要求和教育指导方针的。

[2]
        二、 小学数学的兴趣和学生的兴趣
   (一)发现小学数学的兴趣所在
        “数学是枯燥乏味的。”这一刻板印象首先就挡住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小学生是尤其好奇的,这个天性与数学的学习不谋而合,很多时候,数学的兴趣所在就在于难题解答之后的快乐和感受数学本身灵活的快乐。
在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圆的认识》中,希望可以首先提出疑问,“为什么交通工具的轮胎都是圆的?”首先让学生了解到圆的特性,好奇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兴趣的爆发,接下来可以对圆进行进一步深入了解。再来,在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圆柱和圆锥》中,可以通过对一张纸的实际操作,让学生们认识到圆柱和圆锥的组成,既可以让学生们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又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串联,继续的,通过教学器材,对圆柱进行组合拼装,学生们可以得到V锥=?πr2h,而V柱=πr2h,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这样一个神奇的规律通过实际操作被学生的眼睛实际捕捉到了,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印象,同时更可以看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让学生通过小学数学产生兴趣
小学数学被忽视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它的不实用,既不能像语文那样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又不能像英语那样体会他国文化,这两个学科的共同点是接近生活,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老师应该主动的让数学接近生活,让学生主动接近数学。
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鸡兔同笼》问题中,作为古代数学经典问题被引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可以学习古文,晦涩难懂的古代语言。可以在数学课上通过数字来理解,“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我们都吃过鸡,也养过兔子,先让学生去猜具体的个数,进一步引出假设法,列表法等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可以了解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神奇,甚至可以让学生养成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三、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兴趣
希望老师可以通过在教导学生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所在,也希望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了解到数学的乐趣,在学习的道路上,老师和学生是共同前进的,老师的积极引导和鼓励对学生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乐于学习,那么老师和学生组成的共同战线,将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路径延续下去。
        四、结束语
        如何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作为探索出来的创新教学路径,不仅需要老师去培养学生的兴趣,更需要学生去体会数学的乐趣,产生坚持下去的兴趣,从而努力学习。
        参考文献:
[1]李久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路径[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8(07):177.
[2]杜爱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