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远康
(汇川区沙湾镇沙湾小学,贵州遵义,563115)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而几何直观能力则是学生学好数学必备的一种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何直观知识贯穿在每一个年级,小学教师更应该立志于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智力,让学生构建出抽象的思维逻辑。因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直观能力;培养对策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成人不同,其更多是偏向形象型思维。在接受新知识时,对抽象型的思维接受能力相对较慢,教师需要在教学时提供更加感性的、直观的材料,才能让几何直观能力顺利地融入到学生的思维中。增强学生对于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效果,让学生学会利用图形解决自己所面对的问题,以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几何直观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时,比起理性的思维更多是运用形象思维。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则需要融入更多的形象思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里,应该将多种不同的直观表象与课本中的抽象数学概念加以合理的融合,利用图形将一些难理解、难度较大的问题转化为学生可以直接观看、探究的数学知识。通过培养学生的几何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后期学习的过程中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质量得到提升。
几何直观能力不仅包括了直观洞察能力、空间想象力,也包括了利用图形语言不断的探究和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这种能力提高数学问题的解决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时,要让学生学会直接感知,经过具体化的图形或模型,将数学问题生动且形象地表达,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借助自身的想象力了解到不同的数学图形有怎样的区别。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时,也应了解这种数学解题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出敢于尝试、乐于变通、乐于动手、不畏难题的思维。在很多时候,学生面对问题会出现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而教师在黑板上将图形勾画出来,多一笔或少一笔,学生就会对这道题豁然开朗,获得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就说明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图形的几何直观能力尤为重要,它不仅仅要求学生会运算,更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逐步让他们拥有非常高的数学素养。让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了解如何对数学知识抽象化的认知。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对策
1.利用多媒体培养几何直观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图形的演变过程,或者是让学生观看图形。比如小学数学人教版中《圆形的运动》就涉及到了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观看圆形的运动方向、圆形的运动过程,这种方式比起教师利用传统的讲课方式,如在黑板上举例或讲解而言,学生学习的效果更佳,观看图形运动更加直观。教师可以下载相关的视频,利用多媒体进行放映,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各式各样不同的图形以及运动变化。
再比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和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你看到了哪些三角形?而这些三角形又有哪些独特的特征?三角形包括了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教师在讲述这三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时,也可以让学生去找一找这三个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以直角三角形为例,直角三角版或者是教室内的墙垛都是利用直角三角形构成的,而锐角三角形更多的是出现在自行车或者是椅子等拥有三角形结构的地方。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利用多媒体将三角形勾画出来,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该三角形,将这些图形留在学生的脑海里,让学生对图形的记忆力更加深刻。
2.利用实物培养几何直观能力
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时,也可以借助实物道具。实物道具是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学生可以直接触摸到物体,零距离的观察物体。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或者是找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物体,在课堂上让学生自行观摩手中的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特点?由学生自己去观摩、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表达,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认知图形。
在讲述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物体,或者提出疑问。在生活中,你看过哪些平行四边形的东西,并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物体随意拿出一件放在一起,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比如,学生可以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组成一个正方形、长方形,也可以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种方法能让学生认识到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变化、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而言,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己动手组装的道具图形。通过实际的观察图形,学生能够养成几何直观能力,学生对几何的认知会得到提升。
3.利用手动绘图的方式培养几何直观能力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去想象图形。所谓的几何表象就是指学生已经脱离实物,在自己的脑海中去想象这一物体,感知物体的基本特征,并且根据自己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对物体的表征进行分析,了解物体,对物体进行记忆,以此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给学生足够的累积表象的空间与时间。
比如学生在学习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去思考,去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如何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再给予学生一道题。比如将五个一条边为三厘米长的正方形换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最大的周长是多少?最小又是多少?很多学生会在看到这一题时充满了迷惑,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几何表象做出这道题,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做五个一条边为三厘米的正方形,并且将其拼成一个长方形,让学生一边动手一边思考,或者是一边画图一边对应计算,将所有的步骤一步一步记录下来。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了解到如何去培养自己对不同图形的认知,提高了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效果。
动手画图也是几何直观能力培养中的关键,如果学生一直以来都缺乏自主画图的意识,对于图形的认知就无法提高,无法满足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一个图形的画图观念和绘图意识。其次,教师也需教学生如何进行画图,提高画图的效果。学生就会逐步认识到很多看似很难的问题都可以利用图形表示出来,在动手画图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思考,并且将几何直观能力观贯穿到其中,既培养了学生几何直观能力,也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
综上所述,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优化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帮助学生逐步养成了数学学习的逻辑思维,其取得的效果相对优良,需要积极地探究并且融合各种不同手段的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也能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在当前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从来不是一种,经过多种不同方法的学习,能逐步的形成数学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数学成绩,对学生后期数学学习而言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美娟.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20(15):74-75.
[2]惠静宜.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