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吉
(汇川区沙湾镇安村小学,贵州遵义,563115)
摘要:错误是学生在学习环节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收集。学生们对错误资源的认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寻找合适的契机,更新教育理念,从而不断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错误资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犯错和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基础有限,在数学学习中经常犯错。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体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明确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收集的重要性。充分地利用错误资源,使学生在改错中感悟到数学学习的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待错误资源的观念存在局限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不重视错误资源的收集,对于课堂错误资源缺乏正确的理解,认为改正错误是唯一的学习方法。实际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通过反复记忆的方式,让学生改善自身的错误,课堂的趣味性就无法逐步地改善,甚至会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认知。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理解采取严肃批评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学生在数学学习时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不利于学生深入探究,甚至学生在数学学习环节中会存在畏难心理,不利于后续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教师缺乏有效的错误资源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开展时,教师对于课堂中的错误资源的认知存在局限性,缺乏有效应对错误资源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数学教学环节中应该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需要在不断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将课堂数学教学看作是学生之间的互动,逐步改善学生的专业素养,还应该具备完善的沟通能力,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小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存在局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对数学知识理解不到位,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认知能力,分析学生在数学练习中产生错误的原因,优化教学模式。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针对学生产生的错误,无法提出有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错误无法进行恰当的指导,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非常害怕出错,围绕课题展开的课程教学也会产生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学生及家长对错误资源的理解不合理
教师对错误资源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非常害怕出错,害怕受到学生的嘲讽,因此,学生在数学练习中只是将数学作业当成自己的一项任务,往往只追求一个正确答案,忽视了错误资源中隐含的信息。家长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对孩子的成绩非常看重,将题目的对错看得非常重,而不分析孩子在数学练习中产生错误的原因。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就会严厉批评,没有冷静思考,也无法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素养。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
(一)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生成教学机智
教师应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对错误资源有正确的认知,形成利用错误资源的主观意识,巧妙地利用错误资源。
例如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在讲解梯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在理解题意以后,列出算式,学生在计算后,另一名学生便提出了更为简单的计算方法,使计算变得十分简单而明了,该学生的方法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并且希望其他学生也要善于思考,想出更简单的解答方式。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在独立计算后,一名学生举手指出一名学生举手指出应用刚才的方法计算不是很方便,因为计算结果中存在小数。
因此,针对不同的题目应该采用不同的思路,在上一题中非常简单的计算方法,如果变化一下题目,就会不够恰当,教师应该敏锐地捕捉学生对解题方法的理解,向学生们提问,同学们不要固化自己的思维。当运算存在问题时,就采用另一种方法,当一个学生受到赞扬后,其他同学也会倾向于被表扬学生的计算方法,正是这种定势思维导致学生在数学练习中出现错误。此时,教师应该采用敏锐的眼光,将错误资源及时的捕捉,整合自己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错误中不断成长,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二)设置师生错题本
学生在数学学习后,如果不经过巩固,就会遗忘学习的知识。但是遗忘的过程并不是平均的,最初的遗忘速度会非常快,以后逐渐的变化,因此错误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常会被忽略和遗忘,教师应该及时地做好相关的记录。让学生建立错题本,带领学生定期地回顾错题本上的错题。教师应指导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在指导错题的环节中,也应该记录相关的教学方法。采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突出重点,有助于学生在复习时找到关键点。长此以往下去,错题会变得越来越少,错误资源会得到内化。除了让学生设计错题本之外,教师也应该整理错题集。在教学环节中收集学生的错题,在一定题目的积累后打印出来。让学生练习错题,巩固已有的解题经验。
(三)改进教学评价模式,巧妙转化课堂教学错误资源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评价是非常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在教学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踊跃的回答,针对学生的正确答案,教师会给予肯定的评价,如果学生给出了错误答案,教师就会批评,扼杀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教师应该采用正确的教学评价模式,巧妙地转化课堂教学错误资源。例如,在学习两步混合运算过程中,教师就指导学生,让学生在草稿本上独立地完成各项计算,挑出具有代表意义的解法,通过投影仪展示。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后,作出解答。教师还应通过引导,通过提问的方式,问学生还有其他的解答方法吗?学生在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后,教师此时可以给出一个错误的答案,让学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教师在对待错误时应该具有包容的态度,改进课堂教学评价的模式,自然地把握学生的错误,中途停下评价学生的错误,让学生了解错误产生的原因。
(四)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正确利用错误资源
很多学生对错误资源的态度非常消极,选择逃避的方式,因此,教师应该通过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转变消极的观念,积极的对待错误资源,引导学生正视数学解题中的错误,对错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多进行错题的练习,避免错误再次产生。通过题目对应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不断改善自身的解题能力,长此以往下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会越来越牢固,学习信心也会逐步的改善。
总而言之,错误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通过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使数学课堂更加活跃,推进课程的开展。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时,应适度地利用错误资源,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静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性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J].知识文库,2020(16):39-40.
[2]江晓燕.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探讨[J].新课程,2020(31):162.
[3]张宝利.微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应用[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8):127.
作者简介:陈小吉(1978.8-),女,汉族,贵州遵义人,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沙湾镇安村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