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珊珊
山西省晋城市凤鸣中学 048000
摘要:“高效课堂”是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采取有效方法实现教学时间与教学效率的最优契合,它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终极目标,也指引着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向。本文将以高中历史学科为例,从整体视角看待历史教学。囊括备课、导入、上课、练习、作业五个环节,探析如何打造高效高中历史课堂,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中历史 高效课堂 构建对策
高中历史学科具有较强人文教育功能,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将其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效统一。同时符合课改需要,落实教育教学工作。为打造高效高中历史课堂,历史教师必须解决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穿新衣,演旧戏”的现象[1]。要将高中历史教学从应试教育的“笼子”中走出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高效高中历史课堂的构建,是每一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与高度衔接。因此,文章也将从备课、导入、内容、上课、练习五个环节,整体探析打造高效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对策,谈一谈自身看法。
一、准确定位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精心备课
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统帅作用”,决定着后续的教学方向,也是能否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教师必须在备课阶段准确定位历史课堂的教学目标,理清一节课的教学思路。
新课标针对“三维目标”这一特定要求,强调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要挖掘历史学科本身的价值,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多方面培养。同时素质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新理念,也对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鲜明指导[2]。为了让课堂教学更正确,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参透三维目标、参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高中历史课堂的具体情形,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主要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具体化主要表现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教师应当从这两个角度入手,结合具体的知识,同时考虑班级学生的历史学习状况,把教学目标弹性引申。
二、趣味多元历史课堂精彩导入,奠定氛围
为了让一节课处于高效的氛围之下,让学生的积极性在上课伊始就被充分调动。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导入环节的积极作用,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掀开历史知识的面纱,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与注意点,引出后续的历史知识教学,做好教学铺垫。
有效的导入,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高度互动关系。
在上课一开始,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面貌、热情的姿态,先从学生们的生活入手,也可以和学生开个玩笑、也可以关心学生,用语言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如“昨天休息的怎么样?”、“看同学们精神不错,有没有同学想表演个节目呀?”等。
同时,在有效互动的基础上,利用契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导语,打开本节课的教学世界大门,“承上启下”引出后续的历史知识。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采用这样的导语“同学们知道毒品吗?“毒品有什么样的危害?”、“在近代,我们遭受了毒品的侵蚀,毒品让我们经历了血与泪、悲与痛,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吗?”循序渐进的互动式导语,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且很快引出了“鸦片战争”,教学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极高,后续的教学自然有效且顺利。
三、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丰富课堂,鲜活知识
课本是教师教学的第一对象,也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素材,是连接学生与历史世界的纽带。但高中历史教师不要过分依赖教材,有些教师完全贴合教材,教材写什么、他就讲什么、就让学生学什么。实际上这会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知处于浅层,缺乏历史知识的有效整合[3]。
因此,教师要创造性的开发与创造性的使用历史教材,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度”。同时,历史教师要学会延伸拓展。一方面要联系现实生活、联系时事热点;另一方面,可以将历史知识对比联系,加强认识,补充教学。
如在学习“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时,教师可以提供如下表格,进行知识对比联系。这样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同时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巩固,能够丰富课堂内容:
再如在学习“经济体制改革”时,教师可以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点点滴滴的变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进行教学补充。让学生从现实生活的角度理解改革开放的价值与意义,这样能够在延伸拓展教学的同时突出知识的前瞻性。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利用新式教法辅助开展教学,趣味引导
为打造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多样性[4]。采用新式教法辅助开展课程教学,在遵循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有效引导。这样能够以多样的方式展示历史知识,更容易唤醒学生的历史学习认同感,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
教师应当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搭配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辅助教学。
如在学习“抗日战争”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的认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感受到我国人民受到的压迫,体会到我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意志。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的视频片段。通过创设影音情境的方式,唤醒学生的内心感受。让学生仿佛乘坐时空机,到达了战场,看到那一幕又一幕的画面,从而实现“如临其境”的历史教学。
再如学习“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时,该单元知识具有很大的讨论价值。教师可以组建学习小组,提供小组讨论合作任务,让学生们结合自己所知道的历史知识,探析课程重点。
(1)通过学习课文,合作整理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2)合作探讨,殖民扩张的影响;
(3)合作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在英国开展;
这些问题具有讨论意义,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内部发表意见,进行知识整合。学生能够在合作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进行多方面思考,学习效果十分突出。
五、课上课下布置作业巩固练习,强化记忆
有效的练习,是学生巩固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建构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改变原有的“题海战术”练习模式,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的发展新模式,通过课上课下分层布置作业,创新历史课堂练习形式,强化学生的历史学习。
课堂上,教师可以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简短的课后检测练习,让学生们再次对知识重点进行练习与把握;
课堂下,教师可以精心布置课后作业,所布置的历史作业题目重在质量,而不是数量。同时教师要将本节课的历史知识、微课视频、教学资源等上传到线上云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客户端登录的方式登录云课堂,进行历史知识的搜集与二次学习。这样能够满足学生的二次学习需要,教师也可以通过线上布置作业的形式延伸历史课堂,历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自然会大大提升。
结束语:
总之,高中历史教师必须从整体角度审视高中历史教学。要注重“收放自如”,在合理方法的利用下让整个课堂充满张力,有机融合。这样才能够达到历史课堂的教育目的。这样,“心灵与智慧共舞”、“效率与教学同行”的高效历史课堂才得以顺利打造。
参考文献:
[1]赵杰.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J].高考,2019(04):106-106.
[2]张志绿.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J].收藏界:名师探索,2018(05):188-188.
[3]王琦.打造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18(12):67-67.
[4]邱小军.高效有序的高中历史对话课堂刍议[J].成才之路,2020(0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