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援伦
广东省怀集县大岗镇中心初级中学 广东省 肇庆市 526444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初中正是学生性格和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但许多农村班主任还在沿用着过去的管理模式,忽略了家校沟通的重要性,导致许多学生都无法融入到班级之中。因此班主任要通过选择合适的交流地点、学会倾听、注重语言艺术、尊重孩子和家长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模式这几大关键方面,使初中学生逐渐缓解自身的叛逆心理,为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初中班级管理经验,对该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家校沟通;探讨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非常容易被身边的事物所影响,班主任需要充分的重视学生的发展特点,加强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重视家长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的作用。从根本上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也需要班主任意识到和家长沟通的重要性,[1]掌握和家长沟通交流的技巧。两者合力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一、善用沟通、交流的工具
班主任应该注重和家长的沟通,但是农村的学生,大多都是家离学校比较远,而农村家庭的家长大多都出去打工了,每年回家的次数也非常少,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更是少之又少,教师想要进行家访或者和家长面对面的沟通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面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及时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利用现代化的通讯设备,比如电话或者网络聊天等方式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保证家长可以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班级之内的事务,有助于家长和教师进行更好的沟通,并及时的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对教师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二、灵活的使用沟通的技巧
(一)选择合适的交流地点
班主任和家长沟通的地点,可以是面对面的进行交流,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和家长交流时的语言和态度,如果家长心情烦躁或者心情不佳的时候,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聊天,从语言和表情来判断家长是否想要继续进行聊天,如果家长想要和班主任长谈,并清楚的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时,班主任可以坐下来和家长沟通。班主任需要注意,和家长沟通时切忌在公共场合讨论孩子的缺点和问题,如果家长非常迫切的想要知道孩子的情况,而且对于孩子的表现很重视的家长,那么班主任可以及时的邀请家长到办公室进行更加详细的交流,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地点进行综合的考量,选择正确的地方进行沟通交流,也是交流成功的一半。
例如,班主任可以将家长邀请到办公室中,找一个学生较少的时间,分析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防止学生听到后会自卑、难过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弊端为家长分析出来,如上课淘气、爱说闲话、走神等,以此让家长回家后富有针对性的指导孩子。
(二)学会倾听
有效的倾听可以使得谈话的双方感受到交谈氛围是平等的,并且有助于班主任捕捉和家长交流时的有效信息,如果班主任一味的对孩子进行批评和指责,可能会忽略家长的实际情况,让家长准备好的话全部闷在嘴里说不出去,这一方式不仅不能提高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反而会让家长和学生厌烦班主任的管理。
比如说,某位学生经常在课堂上违反纪律,[2]班主任反复批评都不去改正,在遇到这一问题时,班主任需要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不带任何情绪的询问家长孩子的实际情况,并在和家长的交流之中发现学生存在这些问题的真正原因。在了解了孩子性格形成的原因后,再对家长提出符合孩子的教育建议,调整家长的教育模式,并和学生建立更好的沟通,家校合力,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家校沟通需要更加注重语言艺术
由于农村的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有高有低,所以孩子们受到的也是不同的熏陶和教育,而班主任在展开班级的管理工作时,肯定会遇到一些一味维护自己孩子的家长,在和这些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时,班主任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语言艺术挥发出来的语言魅力。在与家长谈论时,不应立刻切入主题,而是要先避实就虚,待家长们心态平和之后,再委婉地引出主题,使沟通效果得以强化。由于农村的学生生活和城区里的孩子有较大的差异,加上农村的学生大多都是由奶奶爷爷、姥姥姥爷进行教育的,所以家长会过度的溺爱孩子,使得他们形成非常多不好的习惯,而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会使得他们存在一些心理问题,[3]比如说性格过于自闭,不愿意和其他的孩子沟通、玩耍等。对于这种情况,班主任更需要注重家校的沟通,并在沟通过程之中使用正确的语言,既能维护家长的护短心理,也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由浅入深的将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家长进行沟通、分析和交流,而大多情况都是学生在学校犯错后不会向家长进行坦白,班主任需要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分析,不能夸大学生的错误更不能袒护他们的错误,否则会引起家长的反感和误解,更不利于班级管理的开展。班主任需要在双方心情较为平静的时候进行沟通,并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家长讨论教育心得,找出更加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用真诚来感化家长,使得他们更好的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去。
三、尊重孩子和家长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模式
由于家长的文化程度、个性等有所差异,和家长沟通的时候,班主任也需要根据家长的差异来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根据家长的实际性格选择不同的谈话方式。对于那些非常溺爱孩子的家长,班主任首先需要充分肯定孩子,每个孩子都是非常优秀的,并利用孩子的闪光点反应他们存在的小问题,引导家长意识到在改正问题后的孩子会更加优秀,针对于学生的优点,提出他们的小缺点,引导家长更加明确孩子的问题,进行更好的教育。对于那些一旦孩子遇到问题,就先拳脚伺候的家长,教师需要引导家长进行正确的沟通,不是打一顿孩子就可以记住的,而是需要引导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从而更好的进行改正。针对于学生发生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
例如,大多情况下,班级中爱打闹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很有可能脾气也是较大的,因此班主任不能直白的就把学生的问题点出来,这样有可能会导致家长回家后对孩子严厉的惩罚。因此班主任要用含蓄的方式,先夸一夸学生的优点,比如身体素质好,在运动会比赛中能够拿得名次等,然后再逐渐引入到学习的问题当中。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教育在不断的提高和发展,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也使得初中班主任需要更加重视班级的管理工作,和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利用正确的沟通方式,促进家校的共同教育,提高孩子的各方面素养,保证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军. 巧用班级管理智慧 营造家校合作氛围[N]. 江苏教育报,2020-09-04(003).
[2]周进.谈如何通过家校合作,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心理[J].才智,2020(19):41-42.
[3]余倩.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初中班主任窘境探究[D].安庆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