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彬
山东省惠民县晨光实验学校
摘要: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初中体育教学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通过研究可知,创新初中体育教学理念,不仅是新课改要求,更是促使学生今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对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从教学模式的改善、分层教学的实施等方面着手。只有这样才能在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 体育 创新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没有发挥出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传统初中体育教学模式明显已经不适应未来初中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必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初中体育素质化新型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从而提高初中生的体育技能,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本文首先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展开简要阐述,进而进一步探讨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思路与创新方法。
一、初中体育教学的现存问题
1.初中体育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严重影响,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普遍比较落后。在教学过程中,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能力有限,无法很快地适应新课程标准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的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沿用传统落后教学模式的情况十分严重。比如,初中体育教师普遍以教师为中心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很少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亲密的交流互动,造成了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氛围的压抑,不利于初中体育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另外,初中体育教师常常在教学中树立师道尊严的教学形象,压抑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质疑精神,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指令言听计从,学生的新奇灵感普遍得不到初中体育教师的肯定与支持,导致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技能。
2.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落后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思想的干扰,初中体育教师普遍不重视体育教学,因为体育学科并不在高考的考试范围之内,初中体育教师通常采取自主活动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学生没有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收获甚微,既没有掌握体育技能也没有形成良好习惯。另外,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十分严重,导致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体育教师很少为学生创设展现自我的平台,打击了很多体育特长生的学习热情。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采取全程讲授法开展教学,不注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索与实践,导致了很多初中生能够记住运动的要领与技巧,却没有运动的实践经验,使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教学工作始终没有落到实处。
二、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思路与创新方法
由上述可知,创新初中体育教学理念非常必要。因此,面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立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创新,实现最终教学效率提升。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改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根据新课程标准可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基于此,教师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摒弃以往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将理想课程转变为现实课程,让课程改革得到顺利实施,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将自身所学专业知识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引导学生的手脑并用。另外,通过上述初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知,传统教学模式长期占据着体育课堂。以该模式开展的教学活动不仅教学目标单一,而且会使得教学形式僵化,无法注重到学生彼此之间的个性差异。总之,传统教学模式毫无创新性,改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开展体育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
2、正确认识体育教学,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想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率,就必须对体育教学有正确的认识。首先,需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学校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做到自主学习。其次,在行动上正确认识体育教学,学校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加大购买有关体育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为体育教学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另外,教师需要掌握先进的创新教学方法。第一,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个体需求、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第二,教师需要保证开展的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能体现出一定思维价值,也就是说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需要有助于學生创新能力发展。第三,因初中阶段每个学生心理发展需求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需要以学生之间的差异为依据,实施分块教学。?
3、 加强教师培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首先,加强教师培训。在体育教学中,要想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学校领导人员就必须认识加强教师培训的重要性,通过派遣优质教师外出学习或者是丰富教师知识储备等方式提高教师自身水平。除此之外,学校可从外面聘请一些专业的体育教师,在提高初中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力量的同时,提高体育教学整体质量。其次,完善教学评价机制。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初中体育教学开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科学的教学评价上,教师除了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之外,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开展合理的评价。如: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等。另外,为了保证整个教学评价的公正性与客观性,教师可开展多方面的评价,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彼此之间的评价等。?
4、 采用分层教学法?
通过对新课改分析可知,新课改在初中教学中提出的教学理念为,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自身能力提出不断的锻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该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保障学生锻炼安全的条件下,让学生尽可能完成体育锻炼任务。针对身体素质好,体育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给这类学生提供锻炼强度大,锻炼内容多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这样就可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更好地提高学生体育技能。针对体育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在学生锻炼任务的安排上则需要根据这类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进行,让中等生能够有效掌握教材中的体育训练要求,提高中等生的体育的综合素质。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自控能力差,身体素质弱的学生,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上,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逐步掌握体育运动项目,不断提高自身体育能力与体育技巧。?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师要抓住新课改的发展机遇,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技能,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的根本价值目标,建立一套集思维、运动、情感、心理等综合性、全方位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转型与改革。
参考文献:
张兰;初中体育创新教学刍议[J];考试周刊;20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