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收获精彩——小学美术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王伟静
[导读] 新课标下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的兴趣。
        王伟静
        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学校
        摘要:新课标下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的兴趣。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模式,提升整个美术课堂的趣味性,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提升整体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教学模式
        1 小学美术教学现况
        1.1 教师不够重视趣味性教学
        在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学习美术,大多数的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在这过程中,学生很少能够体会到美术的趣味,会感觉整个美术学习是枯燥乏味的。这种死板无趣的美术课堂束缚了学生的天性和想象力,学生因此失去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他们不但不能够通过美术课堂学习到有用的内容,反而习惯于教师传授死板固定的信息,美术也因此变成了一项枯燥乏味的学科,学生也不能通过课堂的学习来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这样教育下的学生就变成了千篇一律的“复制品”,而且教师只是为应试教育而教育。
        1.2趣味性教学缺乏创新
        在大多数教师的认知当中,趣味性美术教学就是在课前做做游戏,简单地活跃一下课堂气氛。教师对课前的准备做得不够充分,课堂上的趣味活动很多时候都是临时开展的,没有系统地认真准备。课堂中的趣味活动也是千篇一律,没有创新。但有时趣味性活动准备过多,反而会导致学生只知道玩,而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到知识的学习当中,一堂课的时间也就白白地浪费掉了。
        2 小学美术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模式
        2.1 利用情境激发兴趣
        美术作品有较高的欣赏性与艺术效果,尤其是颜色的运用,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吸引学生眼球,教师再加强内涵与创作技巧等方面的讲解,能够丰富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兴趣是学生学习与坚持自主学习的关键要素,单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主题等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不利于学生美术能力与发散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小学生处于思维定式的发展阶段,为尽快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模式的丰富性,确保其始终维持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如在画小动物的主题教学中,学生凭空想象绘画不利于能力提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寓言故事,让学生对小动物的情绪与动作表现等更加了解,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与绘画兴趣,确保作品的创作质量。


        2.2 设计游戏,增添趣味
        教师既可以通过语言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来实现。但是,还有一种由来已久的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能够保持学生长时间参与课堂的热情,这种方法就是游戏。因此,在向学生讲解美术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大量新奇有趣、能够融入知识教学的游戏,以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营造乐学氛围,让学生在对游戏产生极高的兴致中,主动完成对美术知识的建构。例如,在向学生讲解“美丽的花瓶”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创建竞赛游戏活动,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为学生讲解瓶子对称特点内容,让学生能够剪出造型美观,大小适合的瓶子。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花瓶的样式,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各种各样花瓶外形的创作,从而展现学生的创意。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评选平台,开展竞赛游戏活动,让学生比一比谁创作的花瓶最为新颖与美观,使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对本节课有关剪纸知识建构的兴致,实现乐学氛围的营造。显而易见,在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融入游戏的形式,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美术知识。
        2.3 通过讲故事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艺术赏析是美术课堂上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所接触到的很多美术作品其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含义,而这些作品背后的含义往往要比欣赏作品本身更具吸引力。所以说,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便可以利用好这一特点,适当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而不是一味的对美术作品进行讲解与鉴赏。要对作品背后的故事进行着重讲解,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使其对于艺术作品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深意,从而对作品理解的更加深刻。传统的美术课堂上,教师往往过分看中展示最后的成果,整节美术课堂都是围绕着某一个主体展开,这样的方式对于艺术天赋较高、思维较活跃的学生来说或许可以很好的接受,但对于一些美术天赋较差,缺乏想象力的学生来说,单凭借某一个主题来进行绘画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要学会巧用故事,以故事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展开绘画。
        3 结束语
        在实施趣味性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做好整体的美术教学计划,培养好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趣味性的美术学习环境,并利用信息技术来让美术课堂变得更丰富多彩,将美术课堂与游戏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姚婧. 融合绘本和游戏增添美术色彩——核心素养背景下通过游戏和绘本提高小学美术课堂趣味性[J]. 科学咨询, 2019, 000(041):131.
        [2]李玲. 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文渊(高中版), 2019, 000(005):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