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海涛
广西桂林市第一中学
摘要:当教师在教导初中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时,教师不仅要注重课本中的知识传授,还要注重利用课本知识渗透德育知识的教育。因为初中生已经具备基本的为人处世的能力,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在这个阶段向学生解读好德育知识的教育,那么学生在今后面对同学,面对陌生人,以及面对生活时都会获得很大的益处。只有教师将德育教育良好的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进行完美的结合,在突出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能够突出德育教育,以此让初中生在这个科目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和德育的共同优秀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
初中德育教育方面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显得十分重要。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来自于优秀教师的悉心培育。每位学生都希望自己在学习上能够出类拔萃,成绩优越,有个美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希望。在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时候,学生要专心致志,刻苦钻研,把道德与法治知识学到心里去。道德与法治课程教会学生真正了解中国的发展史,并且深入探析道德与法治新理念,将自己的生活和道德与法治融合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让学生从生活的点滴开始学起,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道德与法治课程十分有趣,它会让学生明白积极健康的生活从学习道德与法治开始。学生在初中阶段思想上还是比较保守的,固化的,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地带动学生的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乐趣。
1解析课本中的知识,朝德育方向思考
教师在初中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认真的解析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内容,从课本中的一些案例事件中了解到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然后由知识点展开学习的延伸,学会在课本内容中解析出含有德育的知识,发展自己课文中的案例知识掌握和教师融入的德育知识理解。例如在《新学校,新同学》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就会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刚步入初中阶段时候的心情,然后鼓励学生进行分享,在分享自己到一个新环境学习的心情以后,我会结合课本中案例的教学。学生在看课本时,就会在从中理解我们应该调整心态去迎接初中的新生活,理解这一课的教学关键是要我们懂得热爱新的学习环境,对初中生活充满兴趣。当学生能够根据课本的内容解析出这些道理时,我会开始扩展教学,开始利用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朝德育知识的方向思考。我启发学生在面对新环境应该保持热爱的心态,那么说明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把这样的心态保持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个时候就会从课本中的解析中明白不管到哪一个新的环境生活,都应该保持一个热爱生活的心态去接触身边的人和事,并且还应该积极的去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学会和同学们友好的相处,保证自己的初中生活会变得愉快且和谐。
2引导学生发展德育学习思维
在教导初中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课本知识内容时,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德育学习思维,只有当学生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中开发了德育的学习思维,学生才会无形中形成一个具备良好道德的人,也能够用德育的学习思维去将道德与法治的课本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在开展《家的意味》这一课知识教学时,我会引导学生根据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学习去发展他们自身的德育学习思维。在课堂中,我会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进行家的联想,思考自己的家庭是怎样的,家给自己的影响有哪些,家的氛围又是怎样的?当学生和我探讨他们的家时,我会渗透课本中家的知识,然后由浅入深,展开国家的德育教学,由小家的思考去发展大家的德育学习思维。我会让学生自主思考应该如何把自己在家中的表现扩展到在国家中的贡献,由此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通过我由浅入深的教学引导,学生的爱国学习思维会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在这一课关于家的知识中学习到爱国的知识,同时也培养出学生对“孝”字的深刻理解,发展学生内心中的“孝”的德育思维。
3融入德育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内容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如果想要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知识理解中感悟出德育知识时,教师就需要展开融入形式的教学。教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将德育的理解融入进教学中,让学生用德育的学习眼光去学习道德与法治的重要内容。例如在《珍视生命》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就会融入德育的理解教学,让学生用德育的学习见解去掌握这一课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中,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和生命有关的德育知识,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和我探讨生命是什么?也会有意识的说出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要让自己的生命活出价值等德育学习的观念。当学生对生命有德育的认识以后,我会在开展课文的教学内容,这个时候学生就可以在融入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去用德育的眼光将这一课的知识内容展开独特的见解学习,更加深度的去发现生命的伟大。
结语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的课文知识和德育知识是分不开的,两者的知识要点具备融合关系,所以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融入德育教育其实是比较容易的教学方式。但是,在融入德育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知识的讲解,要时刻观察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文的看法,从而才可以将德育知识更好的深入到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李强.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德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意义[J].教书育人,2020(22):20-21.
[2]何迎春.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20(59):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