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五根弦 奏出习作新旋律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杜兴霞
[导读] 面对学生习作时抓耳挠腮、叫苦不迭的现状,
        杜兴霞
        湖北省十堰市汉江路中心小学 湖北省 十堰市 442011
        摘要:面对学生习作时抓耳挠腮、叫苦不迭的现状,怎样才能让学生把习作当成享受呢?拨动学生习作的五根弦,让学生爱上习作,成为习作的“乐知者”。通过实践,孩子们不仅爱上了习作,而且提升了习作水平和评改习作的能力。
        关键词:拨动习作五根弦;实践体验;互评互批  
        正文: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面对学生上习作课愁眉不展,叫苦不迭的现状,我掩卷深思,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内动力。只有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习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习作的“乐知者”呢?
        把脉确诊,拨动习作第一根弦。
一次,我布置一篇习作,全班58个学生,其中10人习作只有1段;18人记流水账;7人习作还不到300字; 10人能有重点地写下来……针对这一情况,我在习作课中开设了“‘实话实说’专题节目”。从中得知,孩子不喜欢习作的主要原因:一、不知道写什么;二、习作写不长;三、不知道怎么写开头结尾;四、没习作兴趣;五、记流水账。
学生习作存在的问题:一、没有留心观察生活,心中无习作素材,更无从谈及细节描写;二、只为习作而习作,敷衍了事,没有布局谋篇意识;三、评价方法没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四、没有较好掌握习作方法,抓不住重点;五、学生被动地参与学习。在习作课“实话实说”中,不仅获取学生习作的困惑与问题,也为教师反思习作教学提供了思路。它既是打开学生心扉的敲门砖,也是教师提高习作教学的铺路石。
        实践体验,拨动习作第二根弦。
“孩子们,这节课咱们玩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贴鼻子’……”此话一出,教室里炸开了窝。“谁能复述游戏规则,谁可以参加游戏。”没想到几乎全班举手,我邀请平时习作最没有条理的孩子复述,他们居然都能说得十分清晰。游戏过程笑声震天,学生特别投入。一轮结束后,我进行采访:“你们高兴吗?”“高兴!”我立即追击:“能不能把你看到的说出来,让人一听就知道你们很高兴?”学生发言很精彩:“我看见很多同学的脸都笑红了,还有好几个人笑得倒在桌子上。”“啦啦队拼命喊加油,那声音比打雷还响”“我看见李伟(游戏主角)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两个虎牙都笑爆了……”“……”“除了高兴还有什么感受?”学生说:“紧张”、“忐忑不安”、 “激动”……
学生在独特体验中,习作变得轻松快乐。单看习作题目就精彩纷呈,如:《有趣的课堂》、《难忘的一节课》、《习作课也可以这么上》……。一场妙趣横生的游戏活动让枯燥的习作课妙趣横生,不仅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调动习作积极性,而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搜集素材。学生那次习作句句充满个性,篇篇洋溢童趣。
        互评互批,拨动习作第三根弦。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中指出: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要想让学生主动习作,就得把作文修改权还给学生。于是,我让学生互相评改习作,并制定了习作互批方案:
按以下十点进行批改,批改者每一点必须给出具体评语。分数填在表格中。每点10分(每点扣满10分为止),满分100分。
1、格式是否正确。看是否按要求格式写作,发现一处错误扣两分,必须在文中指出错误。
2、卷面是否整洁。发现一处涂改扣一分,扣分时必须把涂改的地方用“○”标出。
3、错别字几个。发现一个错别字扣一分,扣分时必须用“   ”标出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字改在作文本右边同行的空白处。
4、有几处病句。用“──”画出病句,发现一处扣两分,并在作文本右边空白处写明病因。
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

有明显错误的地方扣一分,必须在旁边写出正确的符号。
6、看文章中心是否鲜明。
7、看文章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
8、看文章结构: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9、看文章表达方式是否符合作文指导要求。
10、看文章语言是否简练流畅深刻。
6—10条按等级给分:A:8—10分;B:5—7分;C:4分以下。
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分    签名
得分                                                                        
批改者根据以上10条批改方案,逐条写出评语,并在表格中给出分数,然后统计得分并签名,最后“总评”,就是写出自己要对习作者说的话。批改方案中的1--5条易于学生操作,后面几条需要教师反复解释。学生们当起了小老师。而后,我既改学生习作,又评学生的批改。老师还要完成“榜上有名”的环节:评选出优秀习作和优秀评语若干,在班级中展示分享。老师改完习作,先发给批改者,再由批改者给作者。批改者看老师的评改意见,作者既看同学的批改建议又看老师的补充或更正批改意见。一段时间后,学生评改作文有模有样。
习作互批时除了让学生按照十条要求写好评语外,还应鼓励他们多发现习作的优点,在旁批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赞美之词……
        编辑周刊,拨动习作第四根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必须还给学生写作自主权。为了让学生习作热情有增不减,我们的“小荷”班级作文周刊诞生了。
我们将学生优秀习作编辑出版,每两周出版一期作文周刊。班级作文周刊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封面设计;序;目录;学生习作;拍砖栏。其中“封面设计”、“序”、“目录”三项都由学生推选有相关特长的学生担任专项编辑,并且在每一册的作文封面注明各项小编辑的名字。这样小编辑个个干劲十足,如获至宝。
“学生习作”由教师把关。凡是作文互批时“榜上有名”的习作都可以出版。另外,为鼓励学生主动习作,学生平常写的见闻感受或其它形式的文章,老师也给学生提出修改意见,选择优秀的作品发表到班级周刊中,让出版覆盖面更广。这样,学生会自发进行习作,自觉地进行修改。。
班级作文周刊是班级图书角中的一本“书”,可以自由的借阅。学生受网络评论形式的影响,设计的习作评论空间“拍砖栏”。每一篇习作后面留一页空白纸供阅读者提意见。 “拍砖栏”让阅读者过足拍砖瘾,个性化评论语言层出不穷。作者经常关注借阅者提的意见,并互动。学生们乐此不疲。
        发报喜单,拨动习作第五根弦。
只要在班级作文周刊中出版习作的学生,就会收到一张格式如下的报喜单,让他们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成功,孩子们的习作欲望会更强烈。
        报喜单
_______家长:
您好!祝贺您的儿子∕女儿________的习作________入选了班级作文周刊第_____期。
教师签名:
日期:
这份看似简单的报喜单,既让学生习作成就感得到了延伸,又搭建了让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孩子成长的平台。后来,班上所有学生都热忠于习作,为了能写出更好的文章,他们将目光瞄准了大量的课外读物,因为他们认识到课外阅读是写出好文章的有力保障。
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不仅爱上了习作,而且养成了习作的好习惯,提高了习作水平。 “拨动习作五根弦”只是习作教学的探索过程,它需要教育者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霞.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提升方法[J].华夏教师,2020(18):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