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陶敏 杨凤菊
[导读] 培养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和生活密切结合
        陶敏   杨凤菊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金牛小学    723500
        摘 要:培养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和生活密切结合,方法灵活多样;频繁互动,让口语交际教学活起来;发扬民主,促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发展,有效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兴趣  情境  口语交际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难点。特别是培养低段的小学生的难度更大,更富有艰巨性。教学中,语文教师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尝试,成效显著。
        一、教学和生活密切结合,口语交际方法灵活多样。
        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这应当成为教师的教学追求。所以,口语交际训练的天地是广阔的,途径和方法是多样的。
        (一)进行口语交际专题训练
        教材中的专题训练,能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这种专题训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跟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二是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随着学生身心发展,他们的交际面会更广泛,要求的相应交际技能和素质也更高。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
        教师应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上尤其如是。“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这位学生的回答。”这是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习,给别人提看法;“别着急,吸一口气,再慢慢说”“你讲得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口语技能的强化训练。
        二、频繁互动,让口语交际教学活起来
        教无定法,口语交际教学同样如此。但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笔者认为,教活口语交际课,这个“活”的金钥匙就是要有一种交际的情境或氛围。
        (一)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乐于表达
        在进行“介绍动物”的口语交际训练时,制作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动物头饰,让他们戴上头饰投入角色进行自我介绍,其效果特别好。又如,在进行“接待”这一口语交际训练时,在讲台分别摆上一个保温瓶、一个茶壶和几个茶杯,营造出一点“家”的场面。学生在“接待客人”的交际中,就会有声临其境的感觉。
        (二)提供交际案例,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案例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办法。案例就是一个交际的情境,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探索、讨论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途径。比如“学会向别人解释”专题训练,教师可以提供案例:小红吃早点时服务员不小心把汤泼到了她的身上,小红无奈之下只好回家换衣服。等她到校时课已经开始了,老师马上当众批评了小红。下面的做法怎样,请学生评一评。①小红马上哭了起来,一句话也不说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②小红马上大声争辩道:“我不是故意的,你不该责备我,要不你去问我妈妈?”③小红马上轻声说:“老师,吃早点时服务员弄脏了我的衣服,我回家换衣服才迟到了。”通过案例比较,学生能领悟在解释原因时不但要说清理由,还要讲文明,态度要和蔼,语气要合适等。


        三、发扬民主,促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发展
        (一)培养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情感
        精心选择交际材料,创设有实际意义的情境,激起学生兴趣。一、二年级新教材文质兼美的课文,为教学提供了进行语言规范和语言实践活动的素材和具体情境,教师不但要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还要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课外说话内容。因为教材中提供的说话内容,虽然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但对身处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学生来说,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后者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亲切可感,令学生有话可说。选择课外说话内容应该坚持“六性”,即故事性、趣味性、形象性、知识性、思维性、实践性。
        在口语交际中,谈话内容直接影响双方的谈话情趣,因此,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他们喜爱的事物为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学生会把对事物的喜爱之情迁移到对交际的喜爱上。同时,教师应做有心人,要时时留心观察学生,当学生受到外来影响而兴奋或产生感情共鸣时,教师应趁热打铁,抓住时机进行交际训练。由于捕捉到时机,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于是他们会把话毫不费劲地说得既完整又通顺,从“要我说,要我听”变成“我要说,我要听”。
         (二)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就被同学耻笑,在他们面前抬不起头来,这些问题成为不少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
        “心病还得用心来治”,保护学生口语交际的自尊心、自信心至关重要。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进行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教师还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不当一个威严的法官,而当一个听众、朋友,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二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
        四、授人以渔,优化口语交际的训练过程
        (一)教给说的方法
        学生饶有兴趣地说,往往能使讲述的内容言之有物,但要做到言之有序,还有待于教师具体的指导。对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教他们从说一句句完整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说几句连贯的话或一小段话。学生只有掌握了方法,在口语交际中才不会感到困难。口语交际中的姿势、态度自然、礼貌、大方也十分重要。
        (二)教给倾听的方法
        口语交际强调双向互动,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低年级学生大多敢说、爱说,可如果叫他们静下心来先听别人说,他们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甚至对听不完整的话断章取义,连意思都没听明白怎么与人交际呢?更有甚者,根本没听。所以,就很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具体的方法:注意力集中,能复述别人的原话或主要意思,能接着别人的意思说下去,能正确适时地回答别人的提问。
        (三)教给评价的方法
        低年级学生同样有接受评价和评价他人的需求。教师要注意开展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好的固然要肯定,不足的更要指出,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加以矫正。这一过程,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应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师评生、生评生、生自评的局面,引导学生评语言、评仪态。教师可带着学生评所说内容的有序性和思路。
        口语交际能力,不是在理论上学来的,而是在交往中训练出来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时不在表达心意,交流情感,传达信息,可见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口语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即使任重而道远,也要不断学习,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2]高天英.浅谈低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旬刊),2019(8):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