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多种途径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姜楠楠
[导读] 初中生物对学生今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重视本学科的授课
        姜楠楠
        大连市一一二中学
        摘要:初中生物对学生今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重视本学科的授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应当如何正确地参与到学习中,提升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更为有效,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学习;教学探究
1.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照本宣科
        长期以来,初中生物课程缺乏校方应有的重视和规划。受到师资力量的影响,不少偏远地区生物教师严重不足,这就导致教师的教育负担大大提升,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此外,生物课程安排教学时间严重不足,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不得不紧抓教材,铺陈式教学,生物课堂的重点、难点问题的讲解不够细致,缺乏体系。
1.2理论脱离实践
        生物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对自然界中动植物发展历程的总结性学科。学好生物能够帮助我们从科学的视角解读自然现象和人类的生命历程。然而,以考试为目的的生物教学变成了脱离实际的死记硬背。以考点为导向的生物教学失去了原有的趣味性,为提升教学效率,不少学校选择省略掉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总结的中间环节。从结果来看,学生掌握的生物学知识来源于课本,来源于教师,在生活中得不到检验和运用。
1.3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后落实不积极
目前,不少初中教师在尝试探索式教学方式,普遍反映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巩固。这就导致学生对上课内容缺乏大概的了解,囫囵吞枣。学生对于探究式教学活动缺乏理解且配合度不高,不能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开放性课堂成为了学生开小差、交头接耳的避难所。
2.初中生物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途径
2.1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了以黑板和书本作为载体进行讲解,然而初中生物知识本身就比较枯燥,教师在课堂中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感,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成绩的下降。要改善学生对课堂的态度,让学生对课堂重新充满兴趣,主动投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媒体是随时代发展而衍生的一种技术,它包罗万象,方便迅捷,还兼具丰富多样的特点,符合初中学生 好玩、好奇心重的性格特性,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都有很大帮助。如学习组织结构,人体组织及结构复杂多样,各个系统之间还有交叉互通,再加上没有实物可以进行观察,学生非常不好记忆理解,学习进展缓慢,导致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甚至生物学科失去了学习兴趣。

但是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难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的特点,在互联网上下载一些组织器官的视频,这种视频可以将肉眼观察不到的现象通过动画技术呈现出来,方便学生对组织功能、来源、运作机制有整体的认知,另外,比起苍白的语言,视频更加生动有趣,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教学独有的直观特点,在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极具优势,当学生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来感受知识时,课堂氛围也容易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继而实现初中生物的兴趣教学。
2.2 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培养学生良好自主预习学习习惯
        而微课导入的运用就有效完善了这一教学目标,所谓微课就是教师针对教材某一重难点或者学习新知之前进行的视频制作,是在尊重主体的前提下开展的教学设计,不仅契合了学生的发展需求,还可以让教材内容得到直观展示,在刺激学生多重感官的过程中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自主预习学习习惯。例如,在教学《人的由来》这一内容时,旨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学生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的生殖的一个学习过程。那么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进行视频制作,在视频观看中激发学生的自主预习兴趣,然后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在微课中进行层次性知识点分布,如,在微课基础知识板块中,可以通过人类发展视频观看,让学生概括关于人类起源的两种观点;在提升板块中,为学生展示男性、女性生殖系统对比图,在图片对比中使其思考男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什么?在超越阶段,利用人们成长发育变化曲线图让学生总结生殖以及发育的过程。通过微课导入,使得学生对接下来所学知识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在层次性知识引导中让学生利用微视频进行自主预习探究。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又可以落实人本教育理念,在端正学习态度的同时掌握知识、提升自我。
2.3制定学习计划、开展实验教学
        生物的学习离不开实验教学,在进行物理课堂教学的同时,老师要积极的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直观。通过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物现象并记录,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够有效的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初中生物《细胞》课程学习的时候,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本次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观察的同时认识细胞壁以及细胞质、液泡等物质。在开始观察之前老师要强调观察中所注意的事项,以及实验器材的使用等。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有目的的进行观察,观察结果的好坏由教师做出决定,在开展观察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检验学生观察的效果,同时也可 以让学生画出相应的图示,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对生物知识的探索,有助于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3结束语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以后才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科的学习中。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应当学习的生物知识内容,促进学生的综合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晓月,汤晓辛,唐明.初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184-185.
[2]杨思平.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9(01):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