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器械韵律操创新案例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向婕
[导读] 幼儿器械韵律操是指在幼儿开展韵律活动的时候
        向婕
        益阳市赫山区龙洲幼儿园
        摘要:幼儿器械韵律操是指在幼儿开展韵律活动的时候,手持器械做出各种韵律动作,器械韵律操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运动能力以及幼儿的肢体协调性。结合幼儿的兴趣与年龄特征开展器械韵律操活动要注重激发幼儿参与器械韵律操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才能唤起幼儿对器械韵律操运动的热爱,提升幼儿的运动能力。
        关键词:器械韵律操运动;创新案例;快乐教学
        器械韵律操可以结合音乐为幼儿提供富有情境性的玩具,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较为具体的策略,从激发兴趣,掌握技能和提升能力三个方面入手。以巧妙的游戏选择、合理的游戏指导、有效的游戏记录,来实现对幼儿创新式的快乐器械韵律操教学。
一、器械选择精准化,激发律动兴趣
        1.基于个性需求选器械
        孩子们的兴趣与个性各有差异,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个性与兴趣爱好选择器械,使幼儿首先对自己手里的器械感兴趣,才能进一步开展韵律操活动。我们要在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尊重幼儿的个性,发掘幼儿身上的长处和短板,满足幼儿的需求,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使幼儿的运动能力得到提升。在游戏的选择上,教师要观察幼儿平时的喜好,发现幼儿的兴趣,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在韵律操中适当加入符合幼儿兴趣和基本情况的器械。例如在进行《小苹果》的韵律操创设活动中,教师开始为幼儿提供的是小苹果模型,但是在开展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幼儿对这个器械似首不太感兴趣,很多孩子都不喜欢拿这个小苹果,教师询问原因后发现苹果模型的大小不是很适合幼儿的小手抓握,于是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什么样的小苹果是孩子们喜欢的,也是方便孩子们抓握的,在了解到幼儿的喜好后,教师设计了小苹果魔法棒,在原来苹果模型下面粘上一支塑料棒,这样小苹果就变成了一只有魔力的神奇棒,幼儿在律动的时候,挥舞苹果棒的力度就非常到位,而且律动的节奏感也越来越好。
        2. 基于动作发展选内容
        幼儿的动作发展是有一个时间规律的,因此教师在选择律动操的时候,也需要结合幼儿的动作发展选择在大动作或者运动能力方面有递进作用的韵律操作为锻炼幼儿运动能力的律动方式。
        例如针对小班,可以从简童的韵律操开始,为幼儿提供比较欢快但是动作简单,器械好拿且容易操作的韵律操,可以让幼儿在欢快的律动中进行互动,在愉悦的氛围中对律动产生兴趣。如我们开展了《水果操》,为幼儿提供充分的选择空间,让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水果,用抬直手臂或者踢腿转圈等方式来模仿水果。在幼儿身体协调能力有所发展后,孩子们开始期望能够进行更有挑战性的韵律律动,此时,我们要选择“多花样”简单韵律操主题,进行细节性指导与帮助。例如我们创设《我是草原小英雄》的韵律操,为幼儿提供了小弓箭,让小朋友们共同尝试“前腿弓,后腿蹬”的动作,同时变换不同的方向,让他左右腿交替练习;同时引入情境式表演,由幼儿扮演“惊弓之鸟”,辅以“平衡动作”进行“各式飞翔动作”。以如此主题游戏活动的开展,果然有效激发了参与兴趣,身体运动与协调能力也有较大提升。
        当幼儿能独立完成上肢的协调与平衡动作,下肢的配合需要针对式提升时,则需要进一步强化主题游戏。此时要更有针对性地选择“上肢平衡、下肢协调”的主题游戏。例如我们在器械韵律操《腰鼓》中为幼儿提供了腰鼓这一器械,并为幼儿在韵律操中设计了单腿跳,高抬腿等,最终在身体协调能力各种动作的示范与锻炼下,孩子们的运动兴趣提升,身体的整体协调能力也得到发展。
3.基于游戏主题创形式
        游戏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因此我们通过游戏主题这种有趣的形式创设器械韵律操,将节奏练习与游戏情境进行融合,可以更好地促成幼儿参与器械韵律操的兴趣,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动作伸展性”教学主题中,我们设计了《森林交响曲》的韵律操,让孩子共同“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借助“小动物过冬”储藏粮食的故事情节,戴上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手里拿着属于自己的食物,进行节奏的律动。
        在综合式主题式的游戏活动中,有很多幼儿喜欢并且乐于参与的游戏活动都可以很好地发展幼儿的体能。例如教师发现幼儿非常喜欢玩泡沫飞机,于是设计了《开飞机》的器械韵律操,让幼儿手持泡沫飞机做出各种开飞机的动作,变换不同的队形让幼儿组成的小飞机可以有更多造型。


二、游戏指导有序化,掌握律动技能
        1.韵律游戏“巧分层”
        韵律游戏往往是孩子们共同参与的大型游戏,教师要注意指导应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通过层次性的指导,由简到难地开展指导工作,循序渐进地让幼儿掌握运动技能。以器械韵律操《森林冒险》为例,我们设置了冒险的环节,由幼儿手持小木杖,渡过森林里的一块沼泽地,幼儿根据音乐变换动作,或快或慢,或轻或重,或走直线,或绕圈行走,在律动中,借助手里的小木杖,走出了冒险的感觉,一个小小的森林探险队也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2.有序配合“重互动”
        在开展器械韵律操的活动中,幼儿的配合与互动非常重要,因为器械韵律操是集体活动,需要幼儿间能够有一定的默契,特别是根据情节改编的韵律操,更需要幼儿间进行有效地配合,使韵律操更具个性。例如在晨间活动时,我们为幼儿设计了“快慢高低走”的器械律动操,幼儿手持花环,与前面的幼儿保持距离,快走或者慢走都会让距离发生变化,教师事先与幼儿练习指令,当音乐节奏变换时,幼儿做出快走、慢走、直立走和蹲走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手臂也随着动作不断做出举起花环、放下花环、单手拿花环、双手捧花环的动作,这样不但使幼儿的动作更加整齐划一,还可以在器械的操作过程中,发展肢体的协调能力。
        3.亲子游戏“多拓展”
        亲子游戏也是教师指导活动的重要内容,家庭始终是幼儿成长与发展的根基,因此父母长辈的鼓励和参与也是帮助幼儿树立运动信心,提升运动能力的必要手段。在开展家庭指导中,教师要注意为家长提供合理案例以及游戏内容,精准化地指导家长与幼儿一起开展器械韵律操,促成运动能力的提升。
        三、律动指引巧记录,促进能力发展
        1.立足活动现场,采取多元记录
        现场记录是为幼儿后续发展提供第一手资料的重要环节,通过现场的记录,教师可以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去了解幼儿的运动能力以及在韵律操中的表现和反应,从而通过总结和反思促成游戏的完善以及幼儿运动能力提升的策略。在进行记录的时候,可以运动多种手段,如设计《课堂活动观察表》,也可以利用录像或者录音的方式完整还原活动现场。
        2.捕捉活动细节,分析行为问题。
        对器械韵律操细节的记录,可以针对表情、动作、语言等细节进行记录与分析,以此发现幼儿的心理变化、动作发展、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状况。再从细节表现上对相关游戏进行调整。在“寻宝”的器械律动操中,对幼儿“前期参与积极性的表情”、“中间与合作幼儿的互动情况”、“完成律动时的动作及语言细节”进行记录,从而分析问题并进行指导。
        3.梳理指导过程,形成干预档案
        在进行器械律动操的指导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归纳总结的形式将每一次的指导过程进行梳理,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寻找原因,提出对策,将这些客观描述与主观分析形成完整的档案进行存档,实践依据。对将来针对同类型幼儿开展相关活动来说,可以提供更加有力的借鉴。如:对幼儿参与韵律操的前期表现、教师指导过程、后期表现,做成对比式系列图片,以便于寻找幼儿的发展轨迹。
        总之,借助情境化和游戏化的器械韵律操,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器械以及韵律内容,在创新的形式中发展幼儿的大动作和肢体协调性,激活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于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让幼儿在表演与游戏中提升自信心,发展成就感,造就快乐童年。
        参考文献
        [1]张继虹. 运用传统游戏材料开展幼儿器械操探讨[J]. 成才之路,2018,(30):68.
        [2]张晨晨. 大班幼儿器械操控能力与执行功能的相关及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3]王翠萍. 幼儿园韵律操活动的创新实践初探[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14,(04):42-45.
        [4]侯建兵,康文兵. 迁安幼儿教师开展自编器械操比赛活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7):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