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新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鹏峰中学 福建 泉州 362300
摘要: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校本作业设计,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课程标准和中考对学科的考试要求,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设计时坚持以生为本,符合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等原则,提高作业的质量和反馈、矫正、评价的效果,使学生学得更有成效。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校本作业;设计
2016年秋季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开始在我省使用,2017年中考也开始实行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因而,在此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校本作业设计也随之而来。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校本作业设计的意义
新的教材加上新实行的全省统一命题考试,对学生和一线初中政治老师来说都是全新的内容和挑战,之前无任何练习和相关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校本作业的设计对学生和老师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1.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设计作业减少重复率,量少质精,大大减少学生的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作业,学生可以检测自己对老师上课内容的掌握程度,许多学生无视作业,以为上课认真听了,老师讲的、书上写的自己都会,结果真正做习题,却发现不知从何处下手,眼高手低。所以作业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升灵活运用的能力。
2.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校本作业,自己看书、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当遇到难题时可以通过查阅文献、上网等方式,还可以与同学交流、合作探究,不断反思自己思考的过程并做出判断;当遇到实在弄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做个醒目的记号,向老师请教,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创造性作业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发散思维、拓宽思路,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敢于提出并坚持自己不同的意见,敢于向权威挑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4.有利于教师命题水平的提升。
由于教材全新,可借鉴的题目很少,设计的校本练习大部分需要改编甚至原创。因此,对于初中政治教师来说,设计校本作业的过程就是提高教师命题水平的过程。校本练习包含了每课一练,每个单元测试卷、期中期末考练习卷等,而命制的每道题都需要一定的命题能力。一份优秀的练习题,都是凝聚着命题老师的心血,这自然要求老师首先要研读教材,并结合命题技巧,出好每一题,这对老师的命题水平的提高来说肯定会有质的飞跃。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校本作业设计的原则
校本作业主要以试题形式呈现,那就有涉及试题的设计原则。因此,谈校本作业的设计原则其实主要就是谈练习题的设计原则。
1.题型紧跟新中考
自从2017年恢复全省中考后,省考题型跟原先各地市的中考题型有较多不同。这使得我们在设计校本作业时必须研究新中考的所有题型,例如选择题中的四选二、主观题中的时政点评题、判断说理题等等。以此为模板,搜集类似的试题,原创或改编试题,让学生在平时的校本练习中就能跟中考接轨,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在今后的中考中游刃有余。
2.考点紧跟新中考
根据省教育厅出台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在设计校本练习时,就要先研透指导意见,再以指导意见为依据,按考点顺序梳理相关题目,防止遗漏任何知识点。这也使得校本练习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学生练习和老师讲评也更为重视。
3.立意紧跟新中考
能力立意、德育立意等都是新中考的特点。一线教师在设计校本作业时要选取体现新中考所需立意的题目,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练有所用。
例如漫画题、图表分析题等等,灵活地设置题目,真正考查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德育渗透要足,才能体现学科特点。新形势下的道德与法治题目必定是以考查学生能力为主,以前对初中政治学科死记硬背的观念将得到进一步扭转。
4.量少质精,类型多样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作业是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认真准备、设计作业。首先作业量要适度,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其次要质精,教师设计作业,最好有个中长期的规划,紧扣三维目标,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夯实,而且要注重能力目标、情感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否则,脱离三维目标的作业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意义。最后,形式要多样,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抄写、背诵形式,在原有口头作业、书面作业的基础上,引入思考、探究性作业、调查报告、手抄报等实践性作业、学生合作型作业。
5.分层次,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由于先天性和后天性的因素必然存在差异,教师要放眼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发展与进步,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作业设计上因材施教。具体做法:首先学生分层。教师制定具体的评分标准,结合学生自愿的原则和必要的指导,对学生进行ABC等级分类,学生根据评分标准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自己所处的等级,自主地选择作业,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和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促使每个学生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自己,调动他们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其次,作业分层。作业一般由基础题、提高题题和拓展题组成,要求C层学生只完成基础题,B层学生要完成提高题,A层学生完成难度较大、灵活性、综合性较强的拓展题。
6.立足生活,富有趣味性和实践性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生活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设计作业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立足生活,更经得起生活的检验,学生会对这门学科更感兴趣。教师打破传统地让学生反复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背诵、抄写、练习、巩固,设计内容、形式新颖的作业,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做作业的热情。
三、提升初中思想道德与法治校本作业设计的策略
1.重视作业,发挥好模范作用
教师要正面引导学生,端正学生对作业的态度。自身要挥好模范作用:认真、及时地批改作业,发挥作业的实效性;批改作业时态度要认真,不可敷衍了事,不可以简单地打对打错,要附加书面评语;作业评价更注重过程的评价,尽量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用鼓励性的、激励性的语言,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以学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作业的全过程:参与分层,理解分层的意义和必要性;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自己所处的等级,自主地选择作业;在评价作业时,引导学生自评、互评,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全程参与、师生互动,学生感受到被尊重,才会乐于做作业,效果才会显著。
3.开展多样化活动,充分发挥作业的魅力
(1)定期开展作业展览。
教师可以每周挑选一些字体端正、整洁优美、准确率高的学生作业进行展览,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入选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通过浏览作业,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点,形成个性,也能准确地找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
(2)引导学生建立作业档案袋。
把自己很满意的一次作业、进步很大的一次作业、有创新的作业、受老师表扬的作业等放进袋子,并加上备注,记录自己点滴的进步与成长,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和幸福。
(3)培养学生经常反思作业的良好习惯。
教师引导学生对作业不断地反思、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学生在反思过程中逐渐地实现自我突破、自我完善,形成良好的个性。
总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作业观念,科学有效地设计作业,真正提高校本作业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段亚丽.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J].才智,2020(15):168.
[2]段亚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习自主性的培养策略[J].才智,2020(1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