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蔡卫芬
[导读]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写话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蔡卫芬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戴埠中心小学 江苏  213331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写话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对写话有兴趣,顺利表达所见所想,体现日常的语言学习和积累,以及平常的书写规范。在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的不重视或者方法不科学,脱离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导致教学活动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围绕者教学现状的不足,以及改进的策略展开分析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入门阶段,写话能力直接影响着将来的写作素养的发展和进步。同时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理解能力都比较低,写话学习对他们也是一项严峻的挑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必须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设计和安排教学策略,才能保证写话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下将结合观察研究和实践经验,对有效的教学策略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论述。
        一、写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写话教学不够重视。低年级的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而且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处在初步培养的阶段,想要实现良好的写话培养,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们普遍认为应该先进行语言知识的积累,拼音和识字、写字等考试重点为主要教学任务,对写话教学的安排普遍时间比较短,一周能够安排1-2 次课程就算高频率,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
        (二)对写话教学缺乏方法。
          写话教学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展开兴趣吸引和能力培养等活动。传统的教学观念依然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导致写话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并且低效。有的教师会用固定的模板和套路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学生们可以很好地掌握写话技巧,但是阻碍了个性化思维的发展,千篇一律的内容层出不穷。另外,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思维差异和认知差异,教师忽视学生对图画内容的个性解读,用标准的内容灌输代替学生的观察分析过程,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和被动地理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写话兴趣和写话效果。还有的教师把写话归纳为简单的造句,忽视对学生写话思维的引导和培养,造成写话能力的止步不前。总之,教师的教学指导脱离写话本质和学生特点,导致低效的写话教学现状。
        二、写话教学改进的策略分析
        (一)在日常教学中进行素材积累,奠定写话基础
           写话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和其他的教学活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词汇知识的积累,思维能力的锻炼等等。教师要从全局的观念出发,在平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写话思维的引导和启发,积累丰富的素材知识,提升从阅读到写话的迁移运用能力,从而为写话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植物妈妈有办法》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给出的画面,都有什么样的植物,具有怎样的形状特点,引导学生进行画面的描述和想象。鲜艳的色彩,拟人的画面,形象的表现,这对于直观形象的小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能获得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有效配合,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这也有利于学生阅读效率的提高,加深对词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能力,从而减少写作过程中的语言阻碍。总之,阅读和积累是学生展开写话训练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坚持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课外阅读,就喜欢的内容进行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为写话练习储备能力。
        (二)在写话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激发写话兴趣
        学生是写话练习的主体,必须尊重和落实他们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才能抓住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引导,实现学生写话能力的不断进步。在以前的写话练习中,教师出于对教学时间的管理,或者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放心等因素,总是对学生给予过多的指导和要求。

有的教师会用讲解的方式,代替学生对图画内容的观察和思考,有的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写作的模板格式,让学生进行模式化练习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写话兴趣,造成思维的固化和写作内容的千篇一律,影响写话能力的循序提高。基于此,在写话练习中,教师要尊重并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比如在“上山采蘑菇的小兔子”的看图写话中,这里面主要叙述了小兔子上山采蘑菇,结果遇到突下大雨的情况,于是采了个大蘑菇当成雨伞,并在回去的路上帮助没有雨伞的小松鼠的一个故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观察,图中都有怎样的植物和动物,猜测其中的故事情节和发展脉络,锻炼学生的发现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考虑到小学生活泼好动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看哪个小组发现的多,观察的细,在这种情景氛围下,有的小学生能够发现小兔子出门的时候是旭日东升,在兴高采烈摘蘑菇的时候乌云慢慢爬上来,到最后倾盆大雨而下的天气变化过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通过外在环境的渲染,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会这样的故事情景,调动思维想象能力,去构画个性化的写作内容。总之,教师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去主动观察和认真思考,为有效写话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三)在写话教学中进行口语演练,培养写话思维
          人们的语言表达是受思维支配的,同时语言表达也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都比较弱。说是写的基础,如果学生没有精准的写话思路计划,往往会在写话过程中花费比较长的时间,而且毫无逻辑顺序可言,前言不搭后语,不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样会加剧学生对写话练习的畏惧心理。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展开口语表达,对写作思路进行梳理和归纳,做到心中有数,提升写话思维,实现高效的写作练习。
        比如同样在“上山采蘑菇的小兔子”的看图写话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写话故事的内容叙述和脉络梳理,由于他们识字量少,提纲或者思维导图难以适用,只能采用口语表述的方式,提高思维逻辑性,理顺写话思路,从而顺利进行下笔练习。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语言、思维、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这样的活动参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得到锻炼,进一步集中注意力,实现一举数得的教学目标。
        (四)在写话教学中给予科学点评,提升写话能力
          学生的写话能力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逐步发展完善的。评价也是写话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积极的教育点评,不仅可以指导学生的写话技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话信心。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教师有着强烈的崇拜感和依赖感,一言一行都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并认真落实对学生写话能力的点评工作,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写话能力。
          比如在“上山采蘑菇的小兔子”的看图写话中,教师可以从思想的新颖、逻辑的清晰、规范的表达、整齐的书写、标点的运用等角度展开评论和进行指导,对学生写话表现中的不足之处也要注意指导的方式和语气,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优秀作品进行展览,激发学生的竞争心,更加自觉主动地投入到相关学习活动当中。
        总之,写话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写话能力对未来的写作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基础奠基的关键时期。教师要重视写话教学,并认真分析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写话能力提升的科学规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J].管霞,李俊庆.科教导刊(下旬).2016(01)
        [2]从写话中收获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J]. 钮玲.新课程(上).2015(11)
        [3]从写话中收获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J].孙蕾.新课程(上).2014(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