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蓓蕾
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祥凤实验学校
摘要:随着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当前阶段有了更多的教学方法,进而极大的满足了教学的创新需求和发展需要。至此关于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过程,需要在课堂之上对学生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以此确保学生能够稳定的提升自身学习能力,但关于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其中也更是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也给学生带来了学习方面的压力。所以本文基于此,分析和研究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策略
一、 当前小学生语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老师不顾及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具体情况,也不管部分学生是否能接受设计的作业量和作业难度,设计语文作业时一律是相同的作业量和作业要求,因而作业中利于学生发展的成分很少,使学生做的无用功多却很多。
二是机械地重复抄写作业比较多,老师设计作业时,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抄写课堂上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简单知识、生词、优美语句、重点段落等,使大量的作业,对提升学生的语文质量没有多大的帮助,不仅浪费时间,还禁锢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三是老师对学生进行课文生词读写训练时,随意性比较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把对课文及生词的读写训练纳入语文作业中来,而是在教材进行到一段落的时候,突然抽查学生读写训练,导致学生在心理上缺乏作业准备,技能上缺乏积累,因此,对老师的突然袭击只能报以应付的态度,没有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二、 小学语文作业优化的方向
(一) 语文作业要适量
语文是小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想要学生掌握良好的语文技能,就需要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长期的积累和消化。因此,老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要注意作业量,不能因为急于提升学生的成绩,以及学校的教学质量,就加大学生的作业量,老师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确保学生能够高效率的完成作业,而不是以大量的作业使学生盲目应对,甚至造成学生出现抄袭、让别人代写作业等现象,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行为。
(二) 语文作业趣味化
由于小学生处于玩心比较重的年龄阶段,再加上语文作业的形式过于呆板,内容比较枯燥,趣味性不高,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紧跟学生的心理需求,设计的语文作业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如《泼水节》这篇课文,老师可以举行以这篇文章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活动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述场面并写出感想,在这过程中使学生的语文兴趣大幅度提升。
(三) 语文作业要开放性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开放性强是语文显著的特点之一,在语文作业设计时,应将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使课内和课外的教育资源相融合,老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不仅要结合教材上的内容,还要做到与社会息息相关,此外,老师还应充分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语文作业,供学生选择,使语文作业不但开放,且丰富灵活。
三、 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对策
(一) 转变意识,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作业环境
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意识,坚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这一正确的观念,实现对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教师要站到学生学习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作业环境,使学生能够在作业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从而发挥作业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为此,教师一方面要确保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能够真正学明白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另一方面教师要保证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使作业能够发挥出巩固课堂知识学习效果的作用。
(二) 转变作业形式,实现多途径的资源整合
教师要力图在作业布置的形式上有所突破,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最后应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模式下的语文作业之所以发挥不出巩固课堂知识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学生不喜欢语文作业的内容,而这恰恰是由语文作业内容过于单一而造成的。因此,作业布置也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学生会感到熟悉、亲切,自然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完《借生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如下作业:
作业一:回去后询问父母亲或者爷爷奶奶的生日,并记录下来。
作业二:为过生日的家人准备一个生日礼物。
这样的作业设置不仅让学生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知识,理解了课文的意义。而且还在实际中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无私的爱,通过给父母家人过生日,做生日礼物,还学会了感恩,为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三) 积极丰富作业的表现形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形式单一。往往就是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读写抄等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记忆,这样的方式常常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往往是疲于无休止的抄写,因此,对于语文学习就会丧失兴趣。而小学生性格活泼,喜欢一些形式新颖的,有趣的东西。因此,教师可以在设置作业的时候,形式更为灵活一些,有趣一些,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给他们带来舒适的作业体验。例如,上完《丑小鸭》这课后,可以让学生续编故事,丑小鸭变成天鹅回到自己的家中,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呢?他会如何应对呢?面对这样的作业,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被激发出来,一个又一个奇思妙想在他们的脑中产生,在笔端流露,都是兴趣盎然。这比单纯地让他们背诵课文、抄写生字词要有效得多,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结论
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创新策略,一是需要基于学生学习需求为基准,二是需要基于课程教学为基准,进而有效设计的语文作业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以及教学创新需求,进一步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和教学的进步与发展。并且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也更是能够极大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获得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也能够使得语文教学实现有效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牛茜.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与实施[J].品位经典,2020(09):171-172.
[2]段小琴.基于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J].新课程,2020(43):7.
[3]李春光.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的教学价值与设计方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9):91-94.
[4]彭庆团.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践认识情况的调查分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