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俞晟锴
[导读] 小学体育教学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意志力品质的锻炼非常重要
        俞晟锴        
        杭州钱塘新区云帆小学    
        摘要
        小学体育教学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意志力品质的锻炼非常重要。新课改为小学体育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传统体育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体育教育教学的需要,本文以试谈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措施为重点写作内容,探讨了小学体育教学的特征,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在新课改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体育教学的实际和经验,提出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创新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体育教学;创新
1.序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越来越重视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新课改当中对小学体育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体育教育教学当中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优化小学体育教育,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革新传统体育教学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面临的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2.小学体育教学的特征
2.1游戏性
        游戏性是小学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小学生处于少年儿童阶段,这一年龄阶段小学生在行为上具有爱玩、活泼、好动等特点,在心理上,小学生更倾向于简单直接的游戏和玩乐,游戏活动的快乐对他们更有吸引力。体育教师应该按照小学生身心特点,针对性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将这些游戏活动穿插到小学体育基础教育当中,通过体育教育教学,让学生在欢乐的游戏当中得到身心锻炼。
2.2趣味性
        小学体育教学具有趣味性的特点。小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表现在活动的丰富性和教学内容对小学生的吸引力以及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性等方面。体育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当中,应该尽可能从教学与学生的双重视角着手,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内容对学生兴趣点的捕捉和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利用体育活动的可参与性与趣味性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体育的兴趣。
2.3启蒙性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是体育教育的基础阶段,具有启蒙性的特征。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都是一些基础性的内容,是为小学生从事更高层次的体育活动打基础的阶段,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应该注重基础性内容的教学,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热切关注,注重锻炼小学生的身体和意志力品质。小学体育教学不但有利于系哦啊学生正确意识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小学生健全心理和健全品格的形成。小学体育教育当中的各项活动,有利于小学生社交能力、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形成,对小学生心智发展十分有益。
3.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3.1思想观念落后 教学手段单一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存在思想观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阶段,一些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家长,教育思想仍然没有转变过来,在观念意识当中对体育、音乐、美术等仍然定性为“非主科”,认为只有语文、数学才是最主要的教学学科。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对体育教育的不重视,导致体育课变成了“游戏课”,脱离了新课改对体育教学的要求,偏离了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基础性教学的本质。此外,教学的手段和形式也较为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环节不具有吸引力,学生参与程度不高。
3.2教师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存在教师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的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育教学给体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一方面,年轻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创造力,缺乏体育教育教学的经验;另一方面,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又缺乏创新精神和课程内容创新的积极性。除此之外,一些小学校体育教师缺乏专业化训练,相应的教学理论与技巧缺乏,导致影响了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3.3缺乏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缺乏完善的课程评价标准体系的问题。课程评价体系建立的目的是通过评价检验教师体育教学从内容到形式的完整性与完善性,让教师能够通过评价查漏补缺,弥补不足,发挥优势,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在当前,多数小学的课程评价较为主观,缺乏客观完善的评级体系,对小学体育教师的能力以及教学水平、教学的质量无法进行真实、客观的评价和反映。
4.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措施
4.1不断创新教学理念
        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教学需要不断创新教学的理念。首先,学校应该扭转教学理念,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用新的教学观念指导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学校领导和管理者应该举起素质教育的大旗,通过体育教育教学等基础性和素质性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教学观念,打破主科、非主科的思想界限,将重点放在对课程的革新以及对体育教学的研究方面。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素质教育中,响应新课改的要求,顺应教育趋势,积极进行教研突破和创新,促进教育教学的全面革新。第三,加强家校合作,注重对学生家长的观念教育,让学生家长意识到学生身体健康与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性。
4.2创新教学内容和手段
        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与手段进行创新。首先,教师应该结合新课改和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巧妙的组织与丰富,提高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在课程教学内容当中穿插游戏活动以及借用其它丰富的形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主动性。其次,丰富教学手段,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促进教学互动。通过游戏教学、情景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和户外教学等形式和手段,丰富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促进小学生更好掌握体育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巧与技能。例如,在开展篮球、足球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看篮球、足球比赛,学习和模仿优秀运动员的动作,同时,丰富教学课堂。
4.3创新小学体育评价方法
        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教学需要创新体育教学评价的方法。小学体育教学需要建立综合客观的评价体系,评价小组当中应该让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组和学生家长以及学生代表的参与,建立多方评价,争取更客观和科学。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对教育教学进行量化评价,同时,加入动态评价指标,促进教育教学的及时完善。
5.结语
        新课改是对当前课程进行的改革,是对以往教育教学通过科学评价提出的新要求和新规划。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应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创新,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与手段、提出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水平,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得到良好的锻炼。
        
        
        
        
        
参考文献:
[1]王磊.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应用[J].新课程,2020(40):102.  
[2]赵丹.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J].参花(下),2020(10):63-64.  
[3]郭磊.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思维灵活运用探析[J].教育界,2020(25):20-21.  
[4]房婷婷.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小学生(中旬刊),2020(06):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