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峰
陕西省宝鸡中学 陕西宝鸡 721013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能够高效地将高中生物知识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学生强化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的高三教学实践,将建构思维导图的方法应用到《人类遗传病》一节的复习中,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希望能对其他老师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 复习 人类遗传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新课程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传统的生物教学提倡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中更加强调教师的讲授,以生硬的方式和手段将生物学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理解消化,课堂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因此,部分学生感觉高中生物杂乱无章,枯燥乏味,成绩很不理想。然而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科学学习,将细碎散乱的生物学知识系统化,全面化,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一、思维导图的本质及优点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图示和模型”“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 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将“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作为基本功能,并制定了体现“一体四层四翼”评价体系。思维导图,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既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又是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能够高效地将高中生物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能够对特定的生物学知识进行个性化的建构,在充分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构建出思维导图,能够将一节课的所学知识展现在一个特定的结构图上,由不同的关键词组成这一结构图的分支。可见思维导图能够刺激大脑, 促使学生展开思考,激发学生的的学习潜能,进而开展更加深入的探究和思考。所以思维导图符合人脑的自然思维模式,适合高中生物学科特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二、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复习
《人类遗传病》是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2第5章第3节的内容,在高三复习课中《人类遗传病》是继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复习完之后进行复习的,无论是从知识体系上还是题型考查中都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制定的教学目标有: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高考考试说明中关于本节内容的要求是: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Ⅰ)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
基于以上两点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细微、零碎、散乱,记忆难度大,尤其是关于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包括了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多种类型,单基因遗传病又包括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伴X染色体显性和隐性,伴Y染色体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又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染色体数目异常。同时,人类遗传病常常与前面的伴性遗传及减数分裂等内容紧密联系,题型中常常涉及遗传方式的判断、表现型、基因型及概率的计算,知识难度不低,如何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做到高效的复习,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面对高三复习课的实际情况,结合高三学生生物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本节课非常适合用建构思维导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有助于学生强化理解记忆。
三、建构思维导图
1.理清知识体系:由于是高三复习课,大部分同学对《人类遗传病》一节的主干知识体系比较清楚,但细节上漏洞不少。所以在教学中首先利用教材,以课本为本,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第90页到第93页内容,理清知识体系。从教材中看,本节主要涉及四部分内容,分别是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而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又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在该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ppt等辅助手段,以提问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
2.建构思维导图主干(如下图):这是本节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自己建构好思维导图,这样才会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地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启发。由于课堂时间非常珍贵,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的主干利用ppt展示给学生,或者采用导学单的形式发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填充,这也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手来。
3.详细填充,完善思维导图(如下图) 这是本节课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内容,用时较长。针对高三复习课的特点,加之题目中经常将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表现型、基因型的概率计算等内容一起考查,所以在建构思维导图的时候要求学生尽可能详细地将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举例、特点等填充完整,详细地建构思维导图,这样既能将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符合高三复习课的特点,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留给学生充分动手的机会。最后要求学生将完善后的思维导图作为资料保存,以备随时复习,学生也感觉到课堂很有收获,信心满满。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运用到高三生物复习课的教学中, 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构建全面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利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空间,绝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复习课教学中,但也绝不能为了追求形式而乱用,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90-93.
[2]朱正威,赵占良.生物必修2教师教学用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24.
[3]卢泉.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策略的构建与应用[J].黑河教育,2020(1):34-35.
作者:杨晓峰,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就职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中学生物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