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淑芳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乐民镇蒙竹小学 535313
摘要:数学应用题是指将数学学科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实践中的题目。在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主要包括数学应用和实际应用两种类型。前者是基于单独的数量关系形成的题目,后者是基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的问题。加强对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指导,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促使学生从数学角度思考生活问题,并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但是,从当前高年级学生解应用题的过程与结果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如数学问题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审题不仔细,解题思路相对单一,解题准确率不高,自主反思意识不足等。因此,教师应发挥教学主导作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效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如何培养小学生分析解决应用题能力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分析解决;应用题能力培养
引言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题教学对学生非常有益,应用题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加强应用题教学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若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加上教师的耐心教学,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必将快速提升,为今后学习生活带来很大帮助。当今时代发展迅速,社会各界都对学生的成长非常关注,因此,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都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题的教学方式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应用题教学的质量。
一、从简单应用题的教学入手,牢固地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
即使是简单应用题也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绝不能因为应用题简单而忽视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有些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明显的,学生容易弄清。例如:小红有7本课外书,小丽有4本课外书,他们一共有多少本课外书?学生在理解加法意义的基础上,很容易弄清此题的数量关系,知道把小红的7本课外书和小丽的4本课外书合并起来,就可以知道一共有多少本课外书。从而归纳总结出已知两部分求这两部分的和,就用加法计算。
简单应用题的问题是和两个已知条件直接联系和相对应着的,从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找到所求的问题;而复杂应用题中,问题和所需要的直接条件之间是“分离”现象,也可以说一个直接条件被隐藏起来,因此这比解答简单应用题需要较为复杂的分析。为了使学生清晰正确地找到解题思路,消除对复杂应用问题的恐惧,在课堂上我结合学生已掌握的数量关系,分解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如“小强有6本书,小李比小强多4本,他们一共有多少本书?
”让学生与前一道题对比,学生看出两步应用题与简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联系是都是求两部分的和,应用加法计算。区别是前一题两部分都是已知的,而第二题其中有一部分是未知的,所以要先利用条件求出这部分,才能求和。这样对比练习题的设计,是建立在利用数量关系式,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转化思想指导下,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两步应用题的结构,明确解答两步应用题必须分两步计算。
这样学生不仅容易掌握,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应用题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有很大作用,通过应用题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应用题的教学有助于快速解决实际问题。有相关研究表明,一些学生之所以难以解决应用题,主要问题是理解题意不全面,许多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发掘不出来,解决问题受到很大的阻碍,这就导致各个学生解决应用题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要学会分析题干,找出隐藏条件,再利用相关的数学算式列出相关的条件,找出最佳的解题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要让学生完全理解解题思路,而不是仅仅解出问题。在给学生讲解时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话,使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来表达题干中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以放松的心态融入到解题氛围中去,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提升解题能力。
三、做好审题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审题不清是导致学生解题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对高年级小学生,教师应从态度与方法的角度,促使学生在做应用题时学会耐心审题,仔细审题,提高解题能力。在解答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要求学生端正态度,专心读题,在第一遍阅读后准确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并标记出来,以初步确定问题思考的方向;其次,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关键词,分析主要条件,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如路程、效率、倍数等典型习题中的主要元素,进一步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次,为检验学生对题目信息的掌握程度,教师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题目,或用图形的方式进行转化,保证学生对题目的解析效果;最后,教师应要求学生互动交流,分享列式的结果。这样的反复训练能提高学生对审题的重视,并促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审题方法,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对于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而且也有利于小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因而教师一定要重视应用题教学工作,特别是要围绕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重点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题思路、拓展学生思维模式三个方面下功夫,切实通过教师的积极努力、学生思维的拓展,使小学应用题教学实现新的突破,最大限度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为未来更好的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董亚涛.关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索[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90.
[2]许庆君.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技巧[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740-742.
[3]李旭.小学数学有效性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29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