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耀东
厦门市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福建 厦门 361100
摘要:排球是我国“三大球”中唯一获得过世界冠军的项目,薪火相传的“女排精神”对不同时代的中国人起到了巨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排球项目是最安全的学校体育项目之一,其项目自身蕴含的宽容、集体协作等特征也非常有利于小学生人格的长远发展。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是健全人格塑造的基础工程,在小学校园内大力推动充满活力的校园排球文化建设活动,可以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
关键字:排球;小学教育;体育项目
1体验教育、体验式教育
体验教育是学校引导学生亲身参加实践,从而使学生把良好道德规范内化为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体验教育旨在强调道德教育要深入到自然环境之中,诱发人的道德体验。按教学过程来界定,体验教育是师、生在同一氛围中,在心理上拉近距离并产生情感的共鸣。体验式教育是在培养目标以及特定环境下的实践教育。教育领域中的体验是一种特殊活动,体验式教育则是使体验主体通过亲身经历的形式加深教育作用,教育者通过所创设的情境,对体验主体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体力的活动,强调从做中学[1]。
2小学校园排球文化建设活动中的体验式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
2.1“质”与“量”的平衡
在不断动员主体的历程中,社团内参与主体人数与日俱增,社团规模逐步扩大,但教师资源固定,排球教师人员不足,教师能做到手把手的教授每位学生这不现实。社团需要更多的加入者,同时也需要精兵强将,面对越来越多的参与主体,平衡“质”与“量”是一大问题。
2.2门槛高
排球项目不同于足球、篮球,技术上门槛高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在小学校园内,孩子们如果基础的传、垫球没有掌握,打球没有回合,渐渐的就会失去练习兴趣。虽然通过主体动员能够吸引一批批排球爱好者,但是对于零基础的学生,也存在着玩着玩着就退出的现象。
2.3教育者风险压力大
更好的运用体验式教育建设校园排球文化活动少不了为孩子们创设更多的体验情境。而孩子们体验更多情境的同时,教育者需时刻紧绷,确保将孩子的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带孩子们外出体验更多情境时、日常课外训练时,一旦孩子们出现问题,教练纵使万般为了学生好也无济于事,来自各方面压力足以让苦苦经营的社团倒塌。可见,教练组肩负重任,带领孩子们亲身行动体验更多情境时内心承担着巨大风险压力[2]。
3小学校园排球文化建设活动中的体验式教育实践路径分析
3.1发挥主体主观能动性
在建设校园排球文化活动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学生这一主体,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打破传统教育界限,坚信每位学生身上都积攒着无限的潜力。无论是参赛、观赛还是社团活动,甚至竞赛的组织工作都体现出学生的主人地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对其进行宣传吸引和动机激励。不论何时,都尊重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员学生主体,教育者采用发挥学生主体主观能动性和参与主体全员覆盖。
宣传吸引最显著的就是在排球比赛期间,遍布整个校园的明星海报和挑战宣传海报,这种宣传吸引在鼓励明星球员积极性的同时又激励了其“带头”作用,这种“明星效应”的榜样引导作用尤其在低年级学生中作用凸显,他们从小就在内心埋下了要当“明星”的种子,立志练好排球长大后为班级“争光”。这对于动员主体起到了催化作用。参与主体全员覆盖即参与排球的人员不仅是排球队的学生,也不仅局限于个别班级的参与,而是蔓延到整个学校范围内的全体总动员。无论校园排球的实施方式如何,即使学生主体没有全部直接参与,但参与者的行为一定是为广大学生主体服务的。例如,为排球联赛设置会徽的学生、为校园排球联赛摄影的学生、擅长跳舞为比赛开场的学生等,他们虽不会打排球,但同样参与到了校园排球这个大集体中。另外还可以利用学生社团,将具有共同爱好的学生在课余期间聚在一起,不但丰富了学习生活,增进了学生间的相互沟通,增加友谊,还提高了自身交际能力[3]。
3.2创设情境
在体验式教育中,情境要素是必不可少的。“情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指景物和环境,另一部分指人物、情节以及由景物所唤起的人的内心境界。体验式教育中的情境亦包含两者,一者是教育者营造的环境氛围。二者是教育者所营造的情感氛围。情境分为实际情境、模拟情境和情境想象。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一本无言的教科书,尤其是在两所排球文化及其丰富的校园内,充分利用情境作用来丰富学生的情境体验,两校的情境创设包括转换主体外部体验环境及增添内心情感氛围体验,同时结合换位角色体验,给予学生们丰富多彩的体验情境,让体验主体不知不觉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教育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领会、去探索,进而达到内化效果,这正是体验教育所期望的[4]。
3.3亲身行动
亲身行动在体验式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行动既可以是体验的开头也可以是体验的结尾。体验式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固然离不开学生本身自觉的行动,只有通过主体自觉的的行动,体验才能够得以发生。只有体验主体亲身行动,自己去接触、经历、感受才会知道是否对某一事物感兴趣。
3.4解决问题
问题在体验式教育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体验式教育强调的是体验主体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全过程,该过程中问题的出现在所难免。在问题中学习是一种双向性的建构过程,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改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之于自己的意义。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强化学生的知识构建,体验主体通过解决问题能够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在这两所学校排球文化建设活动过程中,教育者抓住教育契机,利用解决问题促进了体验主体更好的成长,利用解决问题更好的发展了校园排球文化[5]。
结语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体育因其独特的学科特点,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具有以体育人的独特功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6]。小学校园排球文化是小学体育文化的子文化,良好的校园排球文化,不但可以增强学生身、心体健康,也可以为提升核心素养、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提供平台。小学校园排球文化建设活动中体验式教育实践,积极倡导学生在玩中学,学生可在自然的欢快活动氛围中掌握知识,感悟集体意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王红.小学排球训练策略的思考[J].青少年体育,2019(12):90-91.
[2]包永升.在小学课余排球训练中渗透体育游戏的实践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06):107-108+98.
[3]张洋洋.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分析[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83-84.
[4]黄利星.我国校园排球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运动,2019(04):43-45.
[5]黄晓梅.浅谈如何巧用体育游戏开展小学排球队训练[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3):33+35.
[6]陈向.小学体育教学中排球教学改革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8(09):65-6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