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美好教育 争做高雅教师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4期   作者:王丹
[导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师则肩负着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王丹      
        榆林高新中学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师则肩负着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教师要特别注重专业知识与品德修养的兼备发展,在教育之路上努力践行美好教育,争做德能高雅教师,从而育德才兼备的学生。
        关键词:“四有”好教师;美好教育;高雅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也曾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上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期盼孩子们能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可见,“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期盼孩子能长得更好”已成为举国共识,并作为我国实现中国梦的一项重要指标足见其分量之重。
        教师对于教育的取得成效以及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专业知识与品德修养的兼备发展,在教育之路上努力践行美好教育,争做高雅教师。
        一、践行“四有”好教师标准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习总书记在庆祝我国第三十个教师节时和大家共同交流了作为好老师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现在就习总书记提出的四点意见,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作为一名师者,不仅仅是做好“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做好“传道”。所以,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高超的教书育人之能,更要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上成为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传播者,使学生们自觉向往真善美,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也就是所谓的师德。何为师德?对于我们基层的每一位教师来讲,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工作就是师德。所以,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重在于做,努力使对教师师德的外在要求,变为广大教师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
        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国外有教育学家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但是在信息时代当今的课堂,对我们的挑战更为严峻。所以我们要做一名研究型、智慧型的师者,努力做到使孩子们同每一个知识点都成为一场美丽的邂逅!
        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老师,要有爱与责任。面对我们的学生,我们应该常常这样想:“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就是那份所谓的爱与责任,我们常常说要对我们的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欣赏增强学生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自尊,在充满爱的过程中让孩子们“亲其师”、“信其道”。


        二、争做德能高雅教师
        高新区“五高五雅”教育品牌,即做品格高尚,仁爱温雅之师;做志向高远,学识博雅之师;做教艺精湛,学行儒雅之师;做艺曲高艳,待人和雅之师;做气质高逸,形象优雅之师。也就是要求我们做一个有涵养、有气度、有底蕴、有智慧的好教师,能做到专业知识与品德修养兼备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德能高雅教师。
        (一)做一名阳光型、充满爱的教师
    我们常说教师在上课时不能将负面情绪带进课堂,我想这一方面表现的是一个教师的涵养问题,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教师的心态问题。所以我认为一个教师拥有“阳光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培养阳光心态,使我们在教学路上爱教、乐教。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与人之间情绪是可传染的,教师的精神状态如何,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试想一下,一个心理不阳光的老师怎样将阳光照进学生的心里。所以培养教师养成宽容、豁达、积极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我们要认识到对待教育工作,“要捧着一颗心来你,不带半根草去”,时时刻刻做到用“心”去诠释教师。
        (二)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不能只教不学或者只教不研,应该将教学、教育、科学“三轮马车”并驾。所以,应该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等多做一些思考,多做一些有意义的思考而不是流于形式。另外,我们不仅要“脑勤”还要做到“手勤”,比如坚持写教育日记,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建立自己的信息库,还可以使自己在反思的同时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实施教学,从而使自己不断进步。总之,在不断创新理论的同时,更要不断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自己在教学领域中,在不断尝试、探索、追求的过程中教学有所改进,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
        三、共创美好教育
        教师成为德能兼备、美好的师者,更希望我们的学生能成长为文雅、美好的学生。所以,我们要实施美好教育、践行美好教育,让美好不再仅仅成为一个愿景。美好的教育表现在方方面面,有美好的课堂、美好的学生、美好的老师及美好的学校等。
    (一)师生关系和谐美好
    教师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同时,还要与学生形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就是要求教师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人文素养。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和配合程度,这样不仅能打造高效课堂,更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校园生活多彩美好
        对于学生来讲,中学阶段正是培养兴趣爱好的黄金时期。学习之余,积极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拓宽思维,更有助于其形成健康健全人格。这就需要学校给予足够的平台,一方面让学生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让学生积极展示。以此来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校园氛围。个人认为,美好教育应从美好课堂开始,从美好校园开始……
        总之,做德能高雅的教师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真正意义在于育德才兼备的学生。今后,在教育之路上,努力践行美好教育,在成就学生的征程中成就自己!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但,道场且艰,其志弥坚!
【参考文献】
【1】杨立杰.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教学与管理;,2013年27期.
【2】石中英.教育信仰与教育生活[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3】王统照.论创造幸福的德育[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7期.
【4】王立松.如何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J],民营科技,2019(12):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