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滕宏江
[导读]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
        滕宏江
        南京浦口三中 211800
        摘要: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下面,本文将分析“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应用
        引言: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过于重视应试教育的要求,忽视了学生自身能力发展的要求,在教育改革的不断前进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型教育的要求,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对于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来说,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更是要进行学生综合性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研究“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是很有价值的。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意义
名著是指有价值的文学创作,而名著教学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名著阅读的方式节选教学,进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学习名著,并且延伸到课外阅读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道路上,采取名著阅读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将课内外的知识结合到一起去培养学生的心理情操,也有助于帮助农村学生了解到农村之外的世界,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此同时,阅读就是个体大脑思考的过程,初中生通过名著阅读对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锻炼,思索文章字句的含义,结合现有知识对文章进行分析,提高大脑想象力,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推进作用。与之伴随的也是农村学生对于人生哲理的领悟,通过名著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与文人志士进行思想上的碰撞,激发出情感的火花,帮助学生领悟语文知识的魅力,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去领悟人生哲理。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价值
思维导图最早起源于英国,以人类大脑放射性的特点为根据,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现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深入研究表明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记忆力、组织力、创造力等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更是有很多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思维导图”可以避免教师在讲解时重复性的进行知识讲解,而是以一种直观的表达方式向学生占时所要学习的内容,清晰且明确。对学生理解和记忆有很大帮助。其次,“思维导图”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非常方便,只需要一个结构导图就可以将名著阅读文章的中心思想、重要内容、学生应该掌握的程度都直观地展示出来,教师教学时更容易抓住重点,学生也更容易了解所学内容,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教师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利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模式去进行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记忆力、创造力的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方法,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是可以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僵局的,可以有效的避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出现的学生学习时间不够用、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耐心低等等问题,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节约教学时间。因此,要想提高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就必须要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寻找更有教学意义的教学方法,促进完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阅读语文名著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1、利用思维导图法建立较为系统的知识框架
对于从前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工作来说,大多数运用的为线性教学的模式,从而向学生灌输和教授相应的知识点。此种教学方法可谓利弊参半。其中的弊端主要是无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掌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具体联系情况,难以在第一时间内获知。通常情况下,进行问题的思考与分析的时候,人们的大脑中会形成线性化的考虑思路,不过针对不同知识点间联系问题的思索,一般呈现出网状的联系状态。基于提升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效果目的,需要在课堂教学当中,运用思维导图法,使原本较为分散化的知识点获得联系,从而存储到大脑中,帮助学生构建出较为系统化的知识框架。
2、依靠思维导图法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
实际上,思维导图运用在教学中时会体现一种思路,使学生明确不同知识点间的关联性,了解各个问题的重点与次要的关系,便于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对于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而言,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笔记。然而传统的阅读与笔记共同进行的教学要求,使学生无暇深入思考有关的知识。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应该进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时候,通过利用思维导图法,完成相关的事件发展情况与时间线等问题的梳理与明确,使学生学会使用时间轴对不同的知识进行记忆和理解。并且还能实现自身知识记忆情况的测试与改正。以问题和主题作为切入点,使不同的知识得以有效联系到一起,进而呈现出不同的知识体系与层次,非常有利于学生后续的复习与知识巩固。
比如:教师进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阅读教学时,要求学生用四周时间认真阅读名著内容,达到一定的熟悉度,第五周再读“少年保尔的生活与反抗”章节,绘制本阶段思维导图。第六周再读“革命的保尔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章节,绘制本阶段思维导图。第七周再读“建设者保尔的忘我工作”章节,绘制本阶段思维导图。第八周再读“钢铁战士保尔与疾病顽强斗争”章节,绘制本阶段思维导图。
        结束语:通过以上本文的分析,可以明显的看出“思维导图”对于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是有着良好的促进价值,帮助教师实现教学内容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记忆更加牢固,更能在营造活泼、自由的教学氛围的同时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究名著阅读。因此,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应该改变教学模式,多利用一些类似“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
        参考文献:
[1]徐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2019.
[2]刘基六.思维导图法——浅谈语文名著阅读教学[J].汉字文化,2018,000(019):105-106.
[3]邱巍峰.思维导图在初中名著阅读中的探索与运用[J].语文课内外,2019,000(011):226.外
[4]陈燕萍.借助"思维导图",探寻经典魅力——名著类课文自读导学课堂建模探索[J].教育,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