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廖冰冰
[导读]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确立了教学中生活素材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廖冰冰
        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振中学校       325300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确立了教学中生活素材的不可或缺的地位,明确指出“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可见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教学内容从之前的语数外向现在的全面化方向发展,小学科学学科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科学学科有较强的抽象性和专业性,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定的理解难度,较强的科学性也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变教学模式,开展适合小学生的科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开始越来越重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理念灌输,教育教学不再过分强调知识的纸上考察和强大的理论研究,而是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了知识、理论和实际生活的结合和在生活中的应用。本文就针对小学科学教学,分析生活化教学对于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探究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为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可行性建议。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为生活服务的,都是为了改变或者是改善生活。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多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和书本知识与考题的多种转化,过分忽略了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和教学方法的生活化对于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重要性,所以,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下,我们很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很难真正教会学生如何将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让它发挥知识应有的作用,以至于最终教育形成了很大一部分所谓的“书呆子”,也通过实践的检验,得出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真理”。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自然学科,通过一些科学知识和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的思维。在小学科学课本中多以生活实际中的动物、植物、大自然等为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中也要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将课堂生活化、知识生活化、考核内容生活化,这样的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很容易理解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适应能力和对科学知识的探究能力,除此之外,生活化的教学还能够让学生在透彻理解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情况下,为将来服务于社会和人类打下良好而结实的基础。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将小学科学教学课堂生活化
        要想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教师必须要先将课堂生活化,即能够将死气沉沉、没有生机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将充满深奥难懂的课堂气氛变得和生活一样轻松起来;将严肃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转变为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课堂。只有将教学课堂生活化,才能够给生活化的教学做基础,让学生能够轻松和愉快地进入课堂学习的环境中,让那些不喜欢学习或者是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也能够释放压力,轻松地进入课堂学习中,除此之外,一个生活化的教学课堂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自由生活一样的上课模式。


        2.将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小学科学课本中,我们不难发现,课本内容基本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科学现象,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将课本知识作为科学理论进行讲解,很少或者是基本没有将知识融入生活现象去讲解,导致学生理解难、听不懂,甚至给学生造成困扰,不知道这些知识学了有什么用,最终导致学生对科学课产生厌恶的情绪。所以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时,一定要结合生活现象去讲解,引发学生对生活现象的疑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比如:教师在讲解“雨的形成”的科学内容时,首先可以提问学生雨是如何形成的,因为在生活中,由于家长和学生自身的原因,对于一些无法理解的事情赋予神话或者不合逻辑的解释,像有些学生就认为雨是天上的雨神在降雨,还有的学生认为是小龙女在哭啼等等。教师在提问的同时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然后,教师再通过一定的实验和讲解,让学生通过亲眼观察,认识到雨的形成原理和形成过程,纠正学生对于雨形成的错误思想,同时也能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有用之处。
        3.将小学科学教学考核方法生活化
        每一门课程,学校都会规定相应的考核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传统的考核方法无非是一成不变的试卷考核,但是实践表明,试卷的考核方式只能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变得更加死板和没有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无法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所以本人并不提倡对小学科学学科进行试卷方式的考核,应该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考核,即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生活现象的解释或者进行实际操作性质的考核。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生活化的问题,例如,为什么钢笔吸墨水要先挤一下才能吸到墨水,为什么爸爸买回的罐头,向下拍几下就很容易打开,妈妈切洋葱,怎么才能让妈妈不流泪等,通过这样的生活现象去考核学生的科学课程学习能力,让学生的科学知识很好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让知识变得更加有意义。
        4.将小学科学作业生活化
        综合科学素养绝不仅仅只是传授学生基本的科学知识,更倡导让小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生活化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并以此为契机设计生活化的探究活动,比如在学习“寻访小动物”的课时内容时,教师可事先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去探寻蜗牛,加强对蜗牛生活习性的了解,并最终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现在课堂上,看哪个小组了解的更为全面、深入、准确和具体,相信教师的这一任务定可大大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纷纷参与其中加强对蜗牛的观察和了解,又或者在学习“物体的热胀冷缩”相关内容时,教师可鼓励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以一些生活中的实物为对象设计实验,比如酱油、醋等,观察这些物质是否和水一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种课外探究不但可有效调动学生实验积极性,而且由于它本身难度不高,学生很容易从中获得实验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要把小学科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并非一蹴而就的,为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去迎接未知道路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注意在课堂引入生活化元素,就一定可以实现二者的完美融合,提高科学教学的成效和学生综合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清华,顾长明.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03-08.
        [2]卢宝祥.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3-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