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品质艺术课堂中的互动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23期   作者: 杨家凯
[导读] 高品质艺术课堂以动态生成的教学活动形式展开的,以开放性、合作、探究性的教育环节为设计的,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开展创造性地思维和想象,以多维形式的呈现来表达学生自身的创造和体验。
        杨家凯
        四川省苍溪县陵江小学校    
        高品质艺术课堂以动态生成的教学活动形式展开的,以开放性、合作、探究性的教育环节为设计的,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开展创造性地思维和想象,以多维形式的呈现来表达学生自身的创造和体验。
        一、以“激趣—探究—对话—悟美—滋情”构建高品质艺术课堂互动模式
        高品质艺术课堂促进教学主体的发展、教学目标的生成,达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体现了“情景中心”理论观,实现了动态生成的教学活动。
        我们以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金孔雀轻轻跳》为例,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教学活动,构建高品质艺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激趣:初感旋律,激发兴趣。老师随《金孔雀轻轻跳》的伴奏做动作,学生欣赏,让学生初感傣族的音乐和舞蹈艺术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探究:走近傣族,走进课堂。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段舞蹈,在这段舞蹈中,老师要摸仿一种美丽的动物,请同学们猜老师摸仿的什么动物?(激发探究欲望) 师生共同探究傣族风情,孔雀的象征意义(美丽、善良、智慧,象征吉祥),孔雀舞所表达的傣族人民的愿望和理想,傣族小朋友“小卜少”或“小卜冒”的含义(小男孩和小女孩)。
        对话:生本对话,深入交流。同学们,想不想跟着老师来跳跳孔雀舞?(激发学习欲望并及时展开舞蹈教学)师生用言语和肢体语言呢对话,教学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孔雀鹤立、孔雀开屏、孔雀走路)。
        悟美:探究感悟,学唱歌曲。引导学生领会歌词含义;熟悉歌曲节奏、旋律,按节奏唱歌词,并加上舞蹈动作;感受歌曲的情绪(优美、抒情地),孔雀的舞步(轻盈的),让大家带着喜悦的心情,用轻柔、亲切的声音来唱一遍歌曲。“真是一群美丽的孔雀”,鼓励学生一定比刚才唱的还要好。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拓展延伸、深度“悟美”——随伴奏音乐,用孔雀舞为音乐伴舞,掌握歌曲的速度、情绪,完整演唱歌曲。
        滋情:师生创编,快乐无限。“太棒了!金孔雀很喜欢你们,它来邀请大家一起跳舞!让我们同金孔雀一起跳起来吧!”(师生共同创编歌舞)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本课教学(学生伴着金孔雀轻轻跳的歌声,跳着美丽的孔雀舞,慢慢的走出教室)。
        二、小学高品质艺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策略一:把准三维目标,开展以学定教
        艺术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
        策略二:实施教学相长,助教他人快乐自己
        教学相长就是让学生当小老师参与教学,协助教师共同完成教学。可以让一两名学生轮流参与教师的准备活动、教学环节的设计、重难点的突破、互动问题的设置等。

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上台参与教学的的环节,可以是孩子们就本课的重难点的问题自行安排的流程。孩子们当小老师既新奇又愉悦还有趣,教学相长、助教他人、快乐自己。
        策略三:立足生活实际,满足学生需求
        艺术源于生活有高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实际,善于发现和挖掘身边的艺术现象和素材,创造丰富的艺术活动条件,采用多样艺术形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多样的艺术形式不仅体现在对“学生”和“学习”的尊重性、选择权、自主性,同时也要求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为了立足学生需求,教师可以将艺术课按活动内容进行单元模块整合,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并配备学习用具材料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策略四:丰富活动设计,突破教学难点
        艺术课教学往往离不开丰富的课堂活动,教师设计活动时必须考虑本节课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安排不同活动来丰富教学内容,让有不同需求的学生都获得相应的发展。在交流对话活动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因为问题表述的清晰度和明确性,将影响学生答案的清晰性、明确性和一致性。教学难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教学中老师要认真研究和分析难点,抓住教材中的关键点,有针对性的设计互动教学活动,以活动进行引导,由浅入深,层层分解,逐步释难。
        策略五:把握预设生成,彰显教学智慧
        预设与生成是高品质艺术课堂的显著特征,也是授课教师教学智慧的综合体现。“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的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在上小学五年级美术《飞天》一课,思维活跃的学生发出疑问:“老师,他们是男还是女?脸上怎么都是黑乎乎的呀?”正当我不知从哪个问题开始回答的时候,一个声音冒了出来:“我去过敦煌”。我闻声搜寻:“你能给大家说说吗?”那位同学站起来娓娓道来:暑假,我去敦煌旅游,看到了海市蜃楼、莫高窟,发现窟四周全是神像,顶上都画着神情具备的飞天,太美了!飞天经历了三个时期……”这个时候,同学们聚精会神,仿若跟随他到了遥远的异域,感受着历史的灿烂文化。这是一种意外生成,在教师的预设之外。教学预设的分寸把握与教学机智的彰显,能体现出教师个体的水平差异,也将决定“课堂生成”的完美程度。
        策略六:关注多元评价,提升教学高实效
        课堂评价评价要注意共性问题与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它包括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两部分。一般先进行学生评价,教师要适时引导,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评价他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构思,评价他人在艺术创作中有哪些值得学习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教师评价一般注重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活动参与、合作程度,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运用激励性评价,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成功的快乐。
        策略七:创设教学意境,实现课堂高品位
        艺术教师的智慧不仅体现在教学手段上,还体现在有灵性的教学意境创设上。有灵性的教学意境,应是有品味的艺术课堂的教育追求。有灵性的意境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在有灵性的高品质艺术课堂中培养师生互动能力,了解艺术与环境、艺术与生活……带给人的愉悦与美的享受。
        
        通过高品质艺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我们发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扩散,师生之间的情感得到加深。教学形式的改变、观念的创新是高品质课堂的不竭动力,教师运用互动教学策略,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融入到艺术教学中,实现了课堂的互动与高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