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邦权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二中学 666100
摘要: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对于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比其他教师有先决条件,所以班主任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状况,更要关注他们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发现问题后一定要及时解决。基于此,本文对高中班主任对学生积极心理性格培育的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积极心理性格;培育;策略
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班主任的一项主要工作,关系到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班主任作为学生学校生活和学习的管理者,要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来持续做好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准确定位每一个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为其提供科学引导与支持。
一、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发育逐渐成熟,但是心理承受能力弱,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较多,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家庭、性格等方面都比较了解,能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心理问题。高中生还处于青春发育期,很容易出现早恋现象,这时班主任要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防止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高中生同样也属于叛逆期,存在逆反心理,遇到事情容易产生过激行为,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二、高中班主任对学生积极心理性格培育的策略
(一)优化环境,创设心境
1班级硬件环境之优化,班主任可对班级进行美化,盆栽摆放、作品悬挂、激励性语言张贴、健康桌角文化都是积极心理暗示。公告栏,除张贴通知外,要把施展空间还给学生,学生在“被肯定”中挖掘自身优势,向阳光心态靠拢。班级后黑板是一块“黄金地”,内容各期可有不同,在各期中留一席之地,专辟“心理天地”,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地以宽广的心理知识、豁达的心态面对一切。2班级软性环境之创生,(1)班级制度建设——体现人本。制度出台而言,让学生积极参与,感受到“被尊重”,学生才能有平衡心态、主人翁感觉、关心集体与他人的责任感。就制度分类而言,制度兼顾各方面,规则普遍存在,对学生全面细致的性格养成有帮助。就制度内容而言,让学生感知——正当利益被捍卫、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等,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及心理、行为应对。就制度执行而言,有效执行对学生坚韧、诚信等心理性格养成大有裨益。正如苏联作家法捷耶夫说:“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2)班级情感维系——彰显浓情。班主任通过各途径培养班级情感,良好氛围下,学生心理才能得到健康成长而不致沉郁。为培养师生间和谐、信任的情感,老师会在各类活动中,邀任课教师参加,让师生成朋友;在关乎师生节日里,鼓励互赠小礼,在尊重与关爱中提升情感。
(二)丰富心理德育教学方法
传统的说教、惩罚、联系家长等方法,面对当代的学生已经不适用了。为了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民主的交流空间。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学习的方法,按照座位顺序进行分组,这样有利于学生间的交流,选出一名小组长,按时把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以匿名的方式反映给教师。教师通过查看反馈内容,选择一些学生关注的话题开展主题班会。比如“早恋有哪些缺点?”先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然后教师再加以补充和引导,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互相尊重,建立正确的恋爱观。
(三)运用“包围”策略,定点突破
“包围”策略的定点突破,高中班主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尝试运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和资源,定点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层面的难题,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给出明确的指导意见,达到心理调节的目标,最终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如,某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高中,但在高一第一学期之后,该生的成绩明显下滑,并且变得自卑、焦躁,性格孤僻,与同学格格不入。作为班主任,准确定位这一问题,迅速通过多渠道查明原因,最终得出该生家庭突发变故。为此,班主任全程陪同,同时请他的同桌暗中关注和帮助,陪伴这一段最艰难的时光,给予该生充分的关爱与关怀,最终使得该生的心理状态得到调节,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应对未来的学习生涯,成绩稳步提升。
(四)重视日常教育活动,见缝插针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对于班主任来说,何为“日常教育活动”呢?这里的“活动”可以指普通意义上的课堂活动,也可以指除了课堂之外,学生在校园内所经历的其他的非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活动”。如课下、课余、休息时间、早操、课间操、放学后中的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可见缝插针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实现心理健康指导。零碎的时间看似毫无意义,毫无价值,但只要善于抓住、高效运用,也许可破解难以攻克的“心理健康指导”难题。班主任“师者”的严厉姿态在课堂上也许会很大程度上保持,但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往往可放下姿态,真正投入到与学生的交流中。这时,学生往往心理上会得到放松,不会再紧张、惧怕班主任,也最容易敞开心扉,道出心中秘密,呈现心中疑惑。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能成就一个人,恶劣、不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可能毁掉一个人。因此,对于高中班主任来说,心理健康指导任重道远,非一朝一夕可达成的。班主任,既是严厉的管理者、推动者,也是慈爱的疏导者、促进者,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各个方面进行指导,让每一位学生拥有健康自信、阳光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晋海青.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J].学周刊,2020(04):175.
[2]阿丽米热·艾尼.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J].中华少年,2020(01):233-234.
[3]孙秀军.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9(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