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企业档案管理实践中如何实施改革创新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23期   作者: 马娟
[导读] 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受到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双重影响,经营风险比较高。
        马娟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矿区
        摘要: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受到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双重影响,经营风险比较高。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在外部因素不稳定情况时,更应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充分掌握内部资源分布情况,并作出科学管理决策。本文对企业档案管理实践中如何实施改革创新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档案;创新;管理
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在各行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企业档案管理中,档案资料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其利用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需要通过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使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率提升,在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其中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进一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创新。
一、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档案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企业各个项目和生产经营的情况,不但是企业中的一份信息资料,是组成企业资产的重要部分,更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好的档案中完善地记录着企业人力资源的细节性信息,从而让企业能够依据档案中记载的人员行为和功劳,在有职位升迁、裁员减缩、事故处理等需求时,予以相对应的奖惩措施,保障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好的档案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增强知识储备和技术储备,保障知识产权与企业机密,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机遇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同时,好的企业档案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在法律纠纷当中提供重要凭证与依据,帮助保护企业利益和法律权益。最后,企业档案管理还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自身企业文化,通过档案资料向员工们展示出企业发展历程,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及认同感,陶冶员工素养,提高企业形象。
二、企业档案管理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不够重视
        由于档案保管的特殊性质,需要将文件材料保存在一定湿度、温度且防火防水的环境,企业大多数档案没有配备温湿度调控设备、防火设备,对档案保管带来极大安全隐患。由于没有采购相关设施(档案柜、保险柜)及租赁或建造场地(档案室)存放文件材料,文件资料的存放相对较为随意,容易造成文件材料丢失、缺失,不利于档案保管工作的进行。而且,从档案的主体明确性来看,企业档案工作不应当只限于对人力资源的人事档案管理,而应当注意设施设备档案、企业各种活动的档案记录等,从而保障企业能够拥有支持自身发展的重要档案资料。当前不少企业的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档案主体观念存在偏差,使得企业开展的档案工作常常未能把握其主体性关键,对企业发展形成的、具有影响和促进企业发展的价值档案,常常难以有效的进行开发利用,从而影响了企业档案重要价值的发挥。档案管理不够重视也让企业的人力资源流动,常常影响文件、技术的档案资料也随之流失,还有一些企业的档案工作会因为让位于当时的生产经营而在改制中被挤脱,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
        在企业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档案管理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发挥着主要作用,这就对其自身的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十分之高。目前很多企业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专业素养都较为低,缺乏专业的知识,没有对应的学习能力,与当下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脱节。这就导致了很多企业档案管理人员仍旧遵循着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不对原有的企业档案管理流程优化和创新,严重阻碍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从以上问题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现有的档案管理工作已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也难以发挥档案资料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应当在对档案管理更为重视的同时对其进行改进、改革,但当前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的现实问题,也阻碍了档案管理的实际发展。为了改革和发展档案管理工作,让其更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这个过程也对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有了愈发严格的要求,包括正确的政治思想水平,对计算机知识、技术的专业能力,对工作的认真、细致的态度,这些都是更好的运用档案管理,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档案管理人员要求。


三、企业档案管理实施创新实践改革举措
        (一)构建管理平台
        档案管理工作包含内容较多,涉及部门较广,更与企业的每名职工有着切身利益关系。因此企业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要构建档案管理平台,用信息技术作为平台运行基础,科学整理各项档案管理工作。具体方法如下:(1)采用OA办公自动化系统构建企业档案管理平台,通过开放式框架结构纳入档案管理工作内容;(2)结合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将其分为“数据收集”、“综合管理”、“综合整理”、“安全管理”、“档案统计”六大模块,全面处理企业档案管理信息。
        (二)档案管理阶段
        在档案管理阶段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树立信息化服务理念,借助管理平台开展档案管理,尽量满足企业职工的档案管理服务需求;②运用规范化管理方式开展各项工作,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优化,让职工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准确的档案信息;③构建监督、安全管理机制,采取行政与技术两项安全管理办法。在行政上,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让档案管理人员签署岗位工作保密协议,并定期对档案数据库登录情况进行检查;在技术上,设置管理权限、动态口令、密码识别等各项密保机制,确保信息管理安全性、可靠性。
        (三)人员管理
        档案管理工作必须由档案管理人员执行,因此加强人员管理,对于档案管理创新实践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方法如下:①设置人员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管理责任、管理人员的一致性,避免出现管理遗漏现象;②设置安全责任管理人员,并对档案管理紧急事件进行处理;③对于数据库管理等关键性内容管理时,要设置管理权限,具备管理权限的人员要依照法律、法规开展管理工作;④开展绩效管理,对于档案管理创新实践改革中人员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并通过奖金方式激发人员参与积极性;⑥加强信息化人才管理培训,聘请技术人员、档案管理专业人员对于现有人才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水平,优化档案管理人力资源,节约成本投入。
        (四)强化档案信息化建设
        在企业档案管理中,应加快信息化建设速度,使管
        理人员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提高。在信息时化背景下,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是档案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资料增加速度越来越快,需要对档案管理模式和方式进行创新。可通过纸质文件扫描等方式,进一步形成电子文件,首先,需要确保档案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的实现。其次,在档案管理与网络信息技术有效融合,进一步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通过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相关使用者能够随时随地实现对所需资料的查询、浏览、访问以及下载,使档案检索利用率有效提高,档案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最后,各部门应积极配合,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先进的软硬件设备和管理软件进行配置,加强企业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建设,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使资料信息的利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结束语
        随着国际联系日益紧密,我国企业外部运行环境也日益复杂,虽然经营市场更广,但企业运行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加强管理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孙军.我国境外企业档案管理的困惑和思考[J].档案学研究,2019(05):133-136.
[2]廖倩.某企业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9.
[3]赵俊俊.企业文化建设视角下的企业档案管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4]覃天.大数据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5]宫晓东.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理念问题分析[J].档案学通讯,2017(03):1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