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23期   作者:李晓玲
[导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农村幼儿留守的现象。
        李晓玲   
        广西桂林市临桂区教育局        541199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农村幼儿留守的现象。农村幼儿的父母大多选择到城市务工,出于生活的压力,父母无法长期陪伴孩子,无法带在身边教育。只能由隔代亲属对他们实施教育活动,但幼儿时期是一生中思想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对终身的价值观塑造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农村幼儿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本文是针对农村隔代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应对的措施,改善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问题。
        关键字:隔代教育、现状问题、改善措施
        前言:农村的隔代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现象,农村幼儿长期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儿童时期是培养价值观,塑造性格的重要阶段,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农村儿童隔代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对农村隔代教育出现的原因以及现状进行分析,从家长、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进而达到改善农村儿童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隔代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家庭原因
        在一般的家庭结构中,通常有祖孙三代,大多数的祖辈都已退休在家或者已经无法务农。抚养和教育儿孙也成为他们的普遍选择,不仅能够为家庭做贡献,而且也能让家里的年轻人去安心工作,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在当今社会,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在家照顾儿孙也成为体现他们价值的重要方式。隔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促进家庭关系和睦,而且也能够改善家庭生活水平。因此,隔代教育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二)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劳动人口需求增加。在农村,有很多年轻的父母选择到城市务工来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改善家庭的经济条件。由于城市的生存成本高,竞争激烈大,父母往往会把孩子交给隔代亲属来照顾,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和教育孩子,他们想要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出于生活的压力,农村父母无法陪伴孩子成长,选择了给予孩子更好的生活,让他们跟随隔代亲属生活也成为普遍现象。
        二、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过分溺爱,不利于孩子健康品质的培养
        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现有农村幼儿的数量高达 6 万余人,将近占据全国儿童总数的 1/3,其中 80 %的幼儿接 受隔代监护教育。在隔代教育中,往往会出现“隔代亲”的现象。一方面是血缘关系的连接,使得隔代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另一方面,隔代家长出于对孩子的愧疚会更加地溺爱孩子。他们认为孩子没有父母的陪伴和照顾,在情感上有一种怜爱情绪,为了弥补孩子,他们通常会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在这种隔代教育下,孩子会对于家庭和父母缺乏敬畏和尊重,将别人对他们的关爱认为是理所当然。他们的性格也更加倔强和任性,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会有所下降。根据研究结果显示,长时间接受隔代教育的 幼儿普遍在学前教育过程中表现有厌学倾向,并且该情绪 会持续到高年级的学习之中,导致学习成绩难以提高。 总之,受过分溺爱的影响,孩子会错失很多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不利于孩子健康品质的培养。
   (二)祖辈重养轻教,难以适应孩子成长发展的需要
祖辈在抚养孩子时,更多地是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忽略孩子的教育和心理问题。

由于隔代家长的知识文化水平有限,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知识教育。对于一些礼仪素质问题,隔代老人可能会认为不是他们的责任,应该由孩子的父母来完成。但实际情况是,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无法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这使得孩子可能在成长中缺乏与人相处的能力,进而变得沉默自闭。农村幼儿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根据资料显示,幼儿和隔代亲属较之 其父母存在着更深的代沟,接受长时间隔代教育的儿童, 其可能会产生敏感、自卑等情绪。在隔代教育中,祖辈们大多用过去的教育方式去抚养教育现代的幼儿,在很多时候他们的想法无法满足幼儿的需求,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三、解决隔代教育的对策
   (一)祖辈要更新教育观念,成为与时俱进的合格“家长”
在隔代教育中,祖辈充当着重要角色,虽然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但有时他们的守旧观念是很难改变的。如果他们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首先,他们需要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关注他们的内心情感,接受他们的合理要求。祖辈需要与幼儿多多沟通,让他们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以免形成较多的恶习,进而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隔代亲属不要溺爱幼儿,在生活中还是要严格要求他们,让他们逐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祖辈还需要与孩子父母进行沟通交流,听取他们对于幼儿成长和教育的意见,共同关注幼儿成长。
   (二)幼儿园要办好家长学校,提高隔代教育家庭的教育水平
在隔代教育中,祖辈的角色固然重要,但幼儿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幼儿的父母不能长期陪伴孩子,除了祖辈的照顾和教育,在幼儿园受到的教育和关注也会对幼儿产生重要影响。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团体,幼儿园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在隔代教育中,隔代家长的知识水平有限,无法很好地陪伴孩子,这时需要幼儿园对于孩子的各方面发展付出更多的精力。所以幼儿园采取多形式建立与家长沟通的平台,比如充分利用微信、电话、视频等。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家庭走访等活动促进家园共育。另外,幼儿园还要关注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失落。在隔代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幼儿园的作用,弥补祖辈教育的不足,提高隔代教育家庭的教育水平,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本地就业机会
在普遍的隔代教育中,无论是祖辈的教育还是学校的关注,都无法完全改变隔代教育的现象。其根本的改变方法就是把父母留在家中,让父母自己抚养孩子,彻底打破隔代教育的局面。隔代教育之所以出现的原因就是父母想要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但如果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就业机会增加,那么父母就不用进城务工,在工作的同时,也能陪伴照顾孩子。当地政府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发展经济,出台积极政策,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政府应积极调动农民回乡的积极性,减少留守儿童的现象。教育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在隔代教育问题的解决措施中,政府应该多多出台帮扶政策,改善农村的教育环境。
        结语: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里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到城市务工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出现了许多的留守儿童,他们的成长也需要关怀,隔代亲属的照既使让他们衣食无忧,但内心也可能存在着失落和难过,尤其是幼儿阶段,没有父母的陪伴和关怀,隔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留守儿童的一生。关爱留守儿童,关注隔代教育,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此外,还应该关怀留守老人,让他们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隔代教育出现的问题,积极为其献策,不断改善隔代教育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杨华.教育主体缺失视角下农村校园欺凌成因及治理[J].吉 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86-98.
         [2]南钢.留守儿童家庭治理:模式?问题与重构[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05):21-29.
        [3]周春丽,王庆武,侯睿,等.新时代下偏远地区乡村基础教育 改革与研究[J].经济师,2019(11):200-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