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梣
国防科技大学军事基础教育学院 410073
【摘要】高校国防教育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重点内容,通过强化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国防观念、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帮助大学生充分锻炼体能和意志品质,这对于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针对新时代下高校国防教育的有关创新策略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教育;国防教育
现如今,伴随着国家对国防教育的重视,我国各大高校普遍都开展了以军训和军事理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国防教育。但尽管如此,每所高校对此的重视程度是不尽相同的,有些高校只是流于形式的进行一些简单的军训队列训练。显然这对于国防教育质量的提升是较为不利的,笔者结合学校调查和文献研究总结出了以下几条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的创新途径。
一、将军训与军事理论相结合
众所周知,军训是大学新生步入大学的第一堂课,其对于大学新生体能素养和精神思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其也是高校国防教育的基本工作所在。在新时代下,高校国防教育想要获得质量提升和教学创新就需要从最基本的军训入手[1]。首先,高校需要在思想上对军训加以足够的重视,由人武部和学校相关领导成立一个军训领导机构,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下切实落实军训的高质量开展。然后,高校在开展军训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开展一些简单的军姿、军列训练,还需要包含有军体拳、实弹打靶以及越野等多重内容的训练,这样能够在契合学生兴趣特点的基础上显著提升军训效果。最后,在开展军训的过程中还需要将军事理论学习结合进来。在依托高水平教材的基础上,由军事课教师以多媒体案例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军事案例来学习、分析和探究军事知识。如此,丰富的军训内容,以及军训与军事理论的紧密结合能够让大学生掌握更多的国防知识,收获高质量国防教育。
二、经常性与阶段性教育结合
高校的国防教育工作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高校充分契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认知特点来实施。不仅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渗透以做好经常性的国防教育,同时还需要在一些重要的日期或时间段积极开展阶段性的国防教育,从而通过经常性与阶段性国防教育的紧密结合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首先,在经常性的国防教育中,高校需要对各科教师进行良好的培训,让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融入一些国防知识或国防精神。然后,在阶段性的国防教育中,高校需要在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的日期开展丰富的国防教育活动,如“我与国防”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或“体能训练周”等活动。
如此,在经常性的国防教育中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定的国防观念和精神,而在阶段性的国防教育中学生的这种国防观念和精神就能够得到凸显和提升,从而获得显著的国防教育质量。
三、将线上与线下教育相结合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现如今,线上教育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所在,为此,积极践行国防教育的网络教育模式是高校国防教育的一种创新途径所在。首先,高校可以契合本校的一些特色来建立一个校园内的国防教育特色网站,在该网站中需要及时发布一些国内外最新的军事动态以及国防建设信息。与此同时,在该网站中还需要建立例如BBS一样的分类版块,让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内容的选择性学习和讨论。其次,高校还可以通过网络途径来开展国防教育的实时教育,例如发布有关的教育内容到专业群、班级群等,让学生进行实时的探究、讨论学习。最后,高校在开展网络国防教育的时候还需要充分的结合线下教育,通过线上与线下的良好结合来实现国防教育的高质量落实,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国防素养。
四、将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但是处于高校校园内的国防教育更多的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认知,学生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国防知识实践机会。正所谓知行合一,只有在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情况下学生对于有关知识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入[2]。高校国防教育同样如此,教师及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校园内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需要积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去到校园外开展有关知识的实践应用。在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实践当中,高校可以与当地的一些驻地部队建立长期联系及合作,从而在寒暑假的时候能够组织学生进驻,让学生与解放军战士一同生活、一同训练,进而切身的去感受和学习。除了与一线部队建立联系之外,高校还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去到一些国防企业见习,切身的去了解一些我国当前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的现状,从而构建起科学的国防观念。如此,通过校外的国防教育实践学习,学生会在很大程度上培养起国防兴趣和热情,这对于我国国防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意义。为此,高校在开展国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践行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国防教育教学质量。
五、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需要对国防教育加以高度重视,这不仅是教育部门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学生良好发展的切实需求。而高校为了更好的践行国防教育可以通过军训与军事理论结合、经常性与阶段性教育结合、线上与线下教育结合、校内与校外教育结合的教学引导模式来组织学生学习,以此获得高质量教学效果。从而在培养大学生扎实的身体素养的基础上也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精神,让其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张久诗.关于高校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C]//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2019,20(20):23.
[2]王晓燕.关于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