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玲玲
湖南信息学院 管理学院
摘要: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专业课授课过程,本文对课程思政模式进行分析,指出课程思政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关键的作用,相比较于思政课,专业课可以更加生动地进行思政教育。
关键词:大思政;课堂思政;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
思政课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极其重要的。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在各类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将思政教育的部分内容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使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形成立德树人“为根本的综合教育理念。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把它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认识。”在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的过程中,课程思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充分挖掘各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思政课程的内容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为重点,以专业人才需求和专业素养培养为具体表现。开展大思政模式进行三全育人,需要对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思政内容的优势、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可以采取的方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一、 专业课思政的优势
1.结合专业发展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具有说服力和生动性专业课授课过程中涉及的思政内容是传统思政内容的细化,思政教育内容不仅仅局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爱国主义、职业素养、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等内容,专业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对职业素养、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等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研究表明,大学生与专业课老师的关系更加紧密,更容易听从专业课老师的言传身教。此外,在每一个专业的发展过程中都有发展历史,对这些专业历史的介绍更容易结合我国的历史、专业或行业在国际中的地位进行教育,增强爱国主义信念。这种结合专业课发展历史的思政教育特别容易被学生接受,能够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结合专业课中著名科学家的成长故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著名科学家的故事隐含于各个专业的发展历史中,他们的成长故事与国家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将爱国主义思想融入著名科学家的爱国故事中,让大学生认识到每个专业和每个学科的发展都与著名科学家的成长历程紧密联系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阻挠回归祖国的故事激励了一代代科学家,成为他们报效祖国的精神动力。
二、专业课思政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高校中尚存在重视专业、轻视思政的现象,特别是在教师弓|进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忽视教师的思想状况,这为课程思政的推广带来一定的困难。
1.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不足。(1) 部分专业课老师缺少思想政治相关知识对思政教育的概念及其内涵的认识不清楚,是导致专业课老师不认同课程思政的主要原因之一 。(2)部分专业课教师对党史和国家相关政策所知片面部分专业课教师长期专注于专业领域的研究和学习,对于党史和国家相关政策的理解所知片面,甚至理解上存在偏差。高等学校所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缺少人文知识的毕业生是不合格的人才。为此,专业课老师需要在学习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深入挖掘各门专业课程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促使学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实现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统一。
(3)专业课中涉及的哲学方法论是进行课程思政的最好工具之一在专业的发展 演变过程中会涉及多种哲学方法论,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规律观、矛盾观、运动观、量变与质变等,它们隐含在专业理论的建立科学方法的总结、科学规律的总结与升华等过程中,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的哲学理论和哲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运用哲学方法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2.思政内容与专业课内容的关系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和思政理论课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但是,在课堂思政的课程设计和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部分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和讨论。(1) 思政内容所占学时不能影响到专业课的授课学时专业课的授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好该专业课的核心知识,思政内容是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扩展,因此,思政内容所占学时不能影响专业课的授课学时。(2)思政内容的考查和教学效果评估问题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引入思政教育后如何进行考查和教学效果评价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专业课程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掌握知识状况进行某种形式的考查和评价,需要对思政知识的教学效果评价方式进行探索,找到思政内容考核和专业课考核的最佳结合点。(3)思政内容如何在教学大纲中有所体现在将思政内容引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需要找到可以引入思政知识的专业内容结合点,然后对专业课的教学大纲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订,将思政内容固化到专业课教学大纲中,并且对思政内容的考核方式进行说明。
三、课堂思政模式探讨
课堂思政的实施对于“三全育人”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效果,但是在实际中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从专业课教师的思政培训、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大纲、 考核方式、教师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设计,才能更好地做好课堂思政的实施。提高专业课教师个人思想政治素质是实施课堂思政的基础,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专业课的过程,而且是全方位育人的过程。这需要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建立一支热爱教学、品行高尚、用心传道的教师队伍,逐步认识到课堂思政和教书育人的关系,认识到课堂思政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用,从而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
进行思政教育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而且是每一位专业课教师的职责。 需要在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把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才能够有效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周丰生“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实践课堂育人现状分析[J] 教育观察,2018, 7 (7) : 38-41.
[2]叶锦文构建校本大思政教育体系的思考[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 (11) : 11-14.
[3]匡江红,张云,顾莹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管理,119-122.
[4]何康专业课思政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践[J] 科教导刊,2015 (11) : 88-90.
[5] 洪岩,陈淑贤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的途径探究[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2) : 86-88.
[6]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 (568) : 67-69.
[7]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 (1) : 31-34.
[8] 代苑林医学类高等院校从“思政课堂到课堂思政”的路径探索[J] 德育研究,2017 (2) : 33, 41.
[9] 冬平,徐哲民大思政理念下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研究[J] 科技视界,2017 (2) : 107-108.
[10]潘永忠教学诊改视域下的“课堂思政“实施策略[J] .卫生职业教育, 2018, 36 (6) : 66-67.
[11] 湛垚垚,毛俊霞,肖苏,等思政教育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的融入一 以水产药理学课程为例[J]专家论坛,2018 (1) : 8-9.
[12]杨晶晶高校专业课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一一以公共关系学课程为例 [J] 视听, 2018 (3) : 234-235.
[13]施国强,王娜,吴蓉娟,等爱恩学院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教育德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8 (28) : 143-144.
作者简介:孙玲玲(1988.8),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南省常德市),单位(湖南信息学院),职称:讲师,学历(2006级学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