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浩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实验小学,福建省福州市3505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系统当中,语文要素及包括基本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基本学习内容以及学习习惯四个方面。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目标,突出教学重点以及课后习题的要点,让学生们能够通过阅读习作来实践运用语文元素,从而促进自身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主要以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语文要素为例,谈谈实现优化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要素;优化教学;小学一年级
前言: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环节中,想要突出语文要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求教师能够明确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依照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和生活实际,注重课堂探究环节,深化学生们之间的合作流程,有效进行优化拓展。让学生们能够在多样化的语文学习情境中夯实语文学习基础,培养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而为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彰显语文要素的意义
(一)语文要素的基本内涵
在陈先云《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中,提出语文要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四个方面。想要研究语文要素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求学生们掌握基本学习的内容,然后用基本学习方法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促进自身基本能力的发展。想要有效地梳理语文要素,要求教师能够将知识点划分明确。将语文要素体现到各个单元引到课后习题、语文园地以及习作的设计当中,让学生们能够明确语文学习的要点,落实好作业习题,并通过习作的训练来强化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以此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1]。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彰显语文要素的意义
首先能够帮助学生们积累基础知识,夯实语文学习基础。语文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基于此,在小学一年级教学中,教师通过帮助学生们积累语言素材,生字生词这些语文要素,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们的知识积累量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们夯实语文学习基础,为日后更高年级的思维拓展训练提供保障。
其次能够帮助学生们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语文教学中融入语文要素,一方面要求学生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积累好基础素材。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用正确的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们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而语文教材中大量的导语说明、课后习题、语文园地以及习作训练等内容,可以让教师发挥余地,通过创设更为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从预习到课堂练习,再到自主复习都能够依照自己的兴趣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们强化语文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彰显语文要素,实现优化教学的措施分析
(一)注重探究环节,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锻炼
对于低年级,尤其是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讲,想要学好语文,除了要注重知识量的积累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探究学习。具体来讲,要求教师不仅要加深学生们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同时还要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语文知识,进入到特定的情境当中,与作者或诗人进行对话,以强化学生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基于此,在实际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使其获得深刻感悟。
例如,在学习《动物王国开大会》的时候,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首先任务是以“虎”为代表的13个生字;其次要有感情并正确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最后能够了解通知中的内容,说一说具体的通知结果。在实际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先标好自然段,然后从文章当中选出一共有几种动物要开大会。如果要进行角色扮演的话,想扮演哪个动物?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不同的通知内容。例如在学习第2-6自然段的时候,同学们了解狗熊刚发出通知之后,小狐狸就跑来了,那么他来做什么呢?怎样处理好狐狸和狗熊之间的对话,同学们通过探究和相互朗读,标注好带有特殊标点符号的句子,然后读出狗熊的困惑、恍然大悟以及老虎权威的命令,以此来对文章不同主体的形象进行多样化的把握,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深化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
想要将语文要素有效地融入到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当中,合作是重要的途径。因为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从其他同学那里倾听到不同的意见和思路,不仅可以对学习内容做到深化理解,同时还能促进思维的有效拓展,强化自身的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等。基于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们提供充分的合作学习机会,以小组讨论和小组探究的形式,让学生们爱上合作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讲到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的环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以往听过的故事或者在故事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复述,为同桌讲述出故事的前因后果和大概,以此来进行分享交流。以《老鼠嫁女》为例,教师通过为学生们朗读故事内容、复述故事之后,让学生们进行模仿、有的学生分享了《坐井观天》的故事,有的则分享了《农夫与蛇》的故事。在分享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对于童话或寓言故事的掌握会更为清晰,能够丰富见识的同时,体验到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2]。
(三)注意优化拓展,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和眼界
语文是一项长期积累的内容,如果教师仅凭教材中的知识点为学生们进行讲解,势必会影响其判断力和感悟力。基于此,教师要注重优化拓展。针对同一篇文章或同类型的文章进行积累和课外训练,以此来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和眼界。
例如,在讲完李白《静夜思》这首诗歌之后,教师一方面要为学生们拓展关于李白这位诗仙的人物生平,以此来强化学生们对语文常识的积累。另一方面,也需要让学生们多多积累一些李白的其他诗篇,使学生能够在素材积累的同时强化对古代诗歌认知,从而加深语感训练,为提升其文学感悟能力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当中,想要彰显语文要素,将其融入到语文教学实际当中,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语文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注重探究环节,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锻炼。同时也应该深化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应该注意进行拓展化训练,以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和眼界,使语文要素的价值能够凸显出来,进而为优化课堂效率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艳莹.凸显语文要素 实现优化教学——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素教学例谈[J].试题与研究,2019(25):6-7.
[2]郭勇,吴子芬.凸显语文要素 实现优化教学——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语文要素教学例谈[J].新教师,2018(08):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