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23期   作者:曾成志
[导读] 本文主要讲述如何在计算机专业课中融入贯穿思政元素,并根据计算机专业教学标准进行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利用计算机的优势挖掘出专业课的思政内容,提高老师的思政理念和教育能力。
        曾成志
        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湖南省 长沙市410100
        摘要:教育部在2020年发布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通知,明确了思政课程关于教育课程中的重大意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各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本文主要讲述如何在计算机专业课中融入贯穿思政元素,并根据计算机专业教学标准进行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利用计算机的优势挖掘出专业课的思政内容,提高老师的思政理念和教育能力。教师应当积极探索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实施,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将职业操守、人文素养教育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思政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通过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等职业学校育人的中心理念一直都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也要把思政教育串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思想政治与专业技能同步前行。在成熟的专业思想政治模式下,注重学生对思想政治的理解,慢慢提高思想政治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融合,提高计算机的发展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要以诚信为本、具有敬业精神,加强学生责任心和遵纪守法意识。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运用也带来了一些关于道德方面的负效应,计算机病毒、诈骗、盗用隐私等一系列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威胁和困难。如今计算机的应用,使计算机从业人员渐渐变多,工作的特殊性比普通人更容易受到负效应的影响。目前各中等职业学校已经尝试着在计算机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的实践与运用,但一直处于测试阶段,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为了避免计算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计算机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成为所有中等职业学校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方法的研究中,想要进行政治教育和专业课教育之间的融合,需要按照“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提高专业课的融合扩展。
(一)符合现代化思想教育的需求
        按照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注重民族复兴理念,将教育产业放在第一位,进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式。应以立德树人为思想,提高教育方法的融合,形成专业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理念的认知。注重思想政治的培养,增加思想政治课,提高国家对教育的德智体美人才培养,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对思想政治的提升。
(二)符合立德树人的发展模式
        根据“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的融合,调整目前对教育思想的研究方向,改革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着重加强专业知识的扩展模式。从以往的“课堂思政”模式,渐渐增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综合发展的筹划,增强优化教育、专业课程和学科之间的互相联系。
(三)保障学生接受的教育模式
        在中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方式研究中,应当以学生教育发展为主要目标,教师与学生多接触,了解学生喜欢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爱好。在专业角度来说,最大的融合、扩展教育育人的优势。教师通过“课程思政”的引导,提高学生的价值观以及对价值素养的理解能力,教师增加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频率,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书本知识的吸收程度。
二、课程思政的优化
        “思政课程”中,是以综合课程为发展作为前提的,学校应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研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分。

在将思政教育与计算机专业课程融合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专业课的构建模式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标,逐渐增加专业知识的理论结合,加深情感融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为思想,确定方法、明确概念、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并加深学生对课堂的理解。将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到综合产业全面发展中,从而实现综合课堂建设方式的扩展。
三、思政教学的发展
        思想政治的教育中,教师以主要课程理念为研究标准,关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重点,研究专业课老师和思想政治老师之间的联系,实现工作互补,做到专业课和思政课程内容的相互融合。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现状,以教授专业知识技能为重点,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授课模式的变化,改革教师授课的现状,加强培养学生专业课的实践,教师需要更高的标准进行教师思想和责任意识的区分,学生更要加强加对教学工具的运用。增强学生对教学案例的了解和实践应用的能力,是提高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增强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下对综合性人才的高效运用。
四、计算机专业教学融入课堂思政的策略
        教师应当发扬“课程思政”的优良传统,第一,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育人的思想,对“课程思政”教育全面展开,给教师教学创造完美的育人环境。第二,创造优良的教学品质课程,提高老师的教学文化素养。最终,确定教学目的,教师要把专业知识和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融合到课程中。
(一)遵循教学规律
        中等职业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专业课堂上进行教学,按照教书育人的指引,实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让计算机专业课程变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效地在教学中有教书育人的技能,教师课程的安排要根据教书育人的理念来布置的。例如,在教授学生编程改变计算机系统的过程中,要融入对于一些恶意进攻他人系统的不良的行为的正确教育。
(二)加强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如果想要提高自身的德育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教学技能,就必须先深入懂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承担教学的义务,才能在授课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加强教师对责任和教育使命的认知,把德育思想的培养融合到教师的教学内容中,加强教师引导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让学生可以尊敬课堂、信任教师所学到的教学内容,从而了解德育文化。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多多了解现在的中国政治理念,并在课上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教授过程中带入思政理念的内容。
(三)完善教学资源和教学观念
        教师应当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探究计算机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正确的融合方式可以挖掘出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理念。教师在教授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中,一定要保证精确实用,积极向上,才能让学生的思路结合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思政教育与计算机课程的融合可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应以对国家的保护意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讲,加强计算机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就是让现代教师不仅授教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靠思政课来教导,还需要专业课教师一起担起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这对专业课教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经过“课程思政”的改革,把教师教学的改革作为载体,不仅考验教师,更考验学生对多方面知识融合的理解能力。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习惯,在提高学生对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的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的德育意识进行了提高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颜慧佳. 计算机伦理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福建电脑,2020,36(05):147-149.
[2]王凌燕,刘爱民. “课程思政”融入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的实践探析[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3):112-114.
[3]郑小平. 计算机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4):22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