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技术塑造思政教育新生态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23期   作者:王成刚
[导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互联网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互联网平台由于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便捷性、强互动性,已经成为普通大众获取资讯、商品交易、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
        王成刚
        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中学     253100
        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互联网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互联网平台由于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便捷性、强互动性,已经成为普通大众获取资讯、商品交易、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基于互联网平台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各种政治势力、各种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潮,也将互联网作为争夺受众、争夺话语权的舆论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占领互联网舆论主战场,并且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实现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造提升。云技术的发展应用使思想政治教育找到了新的生长点。大数据分析、定向推送、即时交互,使学生思想教育更及时,更有针对性。云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打造出具有学习、服务多种功能的智慧平台,使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 互联网  云技术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生活已走进普通大众的视野。借助一部智能手机,阅读、购物、交友、娱乐、看病、工作……,只需手指轻触就可搞定一切。基于网络平台的便捷性、互动性和强大的影响力,网络空间正在变成各种政治势力、各种文化思潮表达诉求、争夺受众、争夺话语主导权的舆论场。网络传播的信息庞大冗杂、真真假假,对于尚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辩证思维能力不强的青少年学子来讲,严重干扰着他们的思维判断和价值取向。因此,加强互联网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云技术塑造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路径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的熏陶等。随着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打破了校园和社会阻隔的围墙,影响学生思想行为的因素也由学校、家庭扩展到了虚拟的网络空间。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学生日常学习、交友娱乐的重要工具,网络思维、舆论生态、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对学生的思维模式、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产生了多维度、深层次的影响,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顺应现代互联网发展的需要,以云技术为依托,以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呈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所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依据新媒体信息传播特点和教育理论,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影响力,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青少年学生施加影响,使其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心理道德品质的网络实践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间和场地限制,将教育从“线下”拓展延伸到了“线上”,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其强互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云技术拓展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1. 云技术丰富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体,教育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及相关辅助资料,而班会、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等,在对学生思想教育及行为养成中起着辅助作用。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现状,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便捷的路径。在这个多媒介融合生长的信息时代,师生借助一部智能手机或PC,就可以从互联网轻松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还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或作品上传分享,又成为他人学习的资源信息。网络资讯多以图文并茂或者音视频的形式表达呈现,而每一种形式的表达内容又呈现多元性。如当下最受欢迎的直播短视频,内容包括琴棋书画、歌曲、舞蹈、种菜、做饭、与人闲聊……,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网路找不到。纷呈的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也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发借鉴的课程资源。2020年的新冠疫情打破了传统教育的藩篱,在中央“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全国各地学校掀起了网络授课的热潮,“开学第一课”打响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枪。“云课堂”、“云班会”、“云升旗”、“云论坛”……,形式多样,内容纷呈的教育形式开启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探索,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注入了活力。
        2. 云技术开启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新理念
        网络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多元性为师生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轻触屏幕就可获取所需要的信息,通过分享、点赞、评论等又可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再创作者。借助云技术实现的这种跨界、跨时空的传播特性,打破了校园与社会的阻隔,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掌控者、输出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的权威遭遇弱化,教师的话语主导权遭遇网络挑战。

面对现代信息素养不足的现况,教师以网络“小白”或“菜鸟”的心态认真学习,甚至拜学生为师补短板。思想政治教育历来倡导的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在互联网融媒体时代真正落实到了实践。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受制于时间、场地、资源的限制,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宣教式”教学方式为主,教育效果不甚理想。云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媒介传播摆脱了过去条件的束缚,以个性化的语言、强互动性的表现方式受到大众的喜爱。微博、微信、抖音……,这些多向度的互动平台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相形见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借鉴互联网模式,以用户至上的理念、网络化的语言,通过即时软件、微博、微信、微课、公众号、直播等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化教育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因而更有吸引力、感染力。2020年的新冠疫情使学校教育遭遇严峻的挑战,但“危”中有“机”,“线上教育”迎来发展的春天,“线上+线下”将是未来教育的新常态、新理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秉持了这种创新思维理念,从实际出发,研究网络媒介传播的特点,研究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特点,转换角色,变换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教育载体从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走向动态”,[1]才做到了变信息控制为思想引导,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入心入脑,卓有成效。
    三、关于云技术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1. 云技术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云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新生态,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领域的拓展和延伸。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云技术平台,将网络媒介传播的特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载体、内容和方法等融合,实现了教育的创新。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味剂”,而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线上教育”+“线下教育”将是未来教育的新常态。加强对现行网络授课和班级管理的研究,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方式的新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完成的答题。2020年因疫情开启的网络教育,如“云课堂”、 “云升旗”、 “云班会”等,是云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初步探索,即使是这样的初级呈现形式,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也不得不从零起点开始学起。掌握互联网基本技能,提升自己的媒介信息素养,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多个层面学习、变革,实现了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造和提升,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 云技术要成为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助推器
        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各类社会思潮的竞技场和多元价值观的集散地” [2]互联网场域这种舆论生态、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在攸关国家荣誉、安全、大是大非面前,要站稳立场,坚守原则,敢于发声,勇于亮剑。如何借助云技术的大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利用课堂、微博、微信、公众号、论坛、定点推送等方式,与错误思想正面交锋,引领舆论导向,是我们今后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原则。互联网追求流量思维、眼球经济,不乏谣言、低级、庸俗的东西滋生,甚至剑走偏锋,以标新立异博出位。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借助云技术对各种媒介信息进行筛选、创造性重构,坚持辩证思维、守正创新,引领学生思想沿着正确的价值轨道运行。
3.云技术应助力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平台
        互联网的开放性、多元性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但网络的即时性、离散性又增加了信息搜集整理的难度。因教师信息素养、学校基础设施条件的差异,各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为减轻教师负担,减少各自为战造成的资源浪费,建议以区域为主体建设资源共享专业网站,为师生提供资料下载、专题讲座、互动讨论等服务。网站建设应坚持开放性原则,鼓励、接纳更多的教育者、社会机构和平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中来。各平台之间也应加强合作与数据共享,努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云平台”。
        为了增强师生对平台的粘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应拓展自己的服务范围,如嵌入信息查询、选课指导、文化创意、学费收缴、情感交流、心理健康咨询等等,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剖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
[2] 张亚丹.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着力点[N].重庆日报,2019-07-09.
[3]郭明飞.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13-1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