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荣雷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怀群镇东安小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546408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家长和社会非常重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由于学生的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因素,学生都普遍存在差异性,后进生的学习成绩、纪律、行为表现都不够突出,体现在没有上进心,实现对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将后进生进行转化是当今社会和家长密切关注的问题,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将后进生转化是教师的重任。对此,本文根据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后进生;转化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初级学习的基础阶段,语文知识较为浅显易懂,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导致学生有一定的差异性[1]。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教师深入探索问题所在,才能将后进生的转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直以来,由于教师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且部分教师没有创新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都是导致小学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问题。教师应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增强对后进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实际情况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直是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问题,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语文教师需迫切解决的问题[2]。要想全面转化后进生逐步为中等生,教师首先要对班级中的每个学生细心观察和深入了解,这是为后续进行转化工作的前提条件,若是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严重影响后进生转化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内在心理特征,找出影响学生成绩与约束能力的原因,方便教师针对性的实施策略。同时,由于后进生大多数都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特征,体现在:厌学、自卑、逃学等各种因素。
学生产生这种不良心理特点主要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单亲家庭中长大,从小没有受到父母的关爱和重视,学生的性格较为孤僻,不愿与人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导致学生的情绪极其不稳定,常常会通过制造一些不合乎常理的事情引起别人的重视。同时,加上学生的不良情绪没有加以疏导,学生的价值观念没有正确树立,非常容易与学生之间产生冲突和矛盾,甚至与同学打架等情况。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分析,用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开导和启发,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构建起家校互联的教学机制。家长在学生的一生成长中的有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体现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3]。此外,教师应对学生在校表现细心观察,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全面了解,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提高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德育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教授课内的文学知识以外,还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德育的实施[4]。德育顾名思义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现代小学教学中应该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但是由于学科没有被足够的重视,常常忽略其重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的特点,语文是小学基础教育中的主课学科,更是学生得以发展的关键。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科中的德育教育,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此时受到的教育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形成较为健全的人格品质和综合素养。同时,为了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品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向师性的特点,在日常中发挥模范作用,积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用高尚的品德在日常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用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位学生。
除此之外,语文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且对今后的发展尤为关键。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注重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5]。由于后进生在学习上没有信心,教师应在教学中对后进生的要求稍微较低一点,对学生的批评不能过于严厉,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自尊心,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后进生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重燃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知识的传授较为枯燥、乏味,对学习能力稍微较弱一点的后进生而言语文学习是非常无趣的。因此,教师用结合新颖的技术,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各种的文学游戏丰富教学形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为学生创造展示的平台
后进生缺乏自信心是学生最大的缺点,将直接导致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敢主动和他人沟通,不敢展示自己的优势,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展示的平台,以此消除学生强烈的自卑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由于后进生的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且语文知识的基础较为低下,要想深刻理解教师讲述的重点内容需要长时间的消化。可见,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为后进生合理的降低学习目标和任务。同时,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注重教学的层次性,结合学生的实际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制定教学设计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为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积极性。
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学生综合素养。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制作西沙群岛各种图片的教学课件,在教学中通过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加上教师不断的提问启发:“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令人神往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有谁知道它在哪里呢?”同时,基于学生对文章的朗读,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文中觉得非常优美的句子划线,随后教师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同时学生谈谈句子优美之处在哪里。教师可以让后进生来朗读课文,教学课堂中为后进生创造展示自己的平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逐步将后进生转化为中等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尤为重要,是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合理的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平台的条件,让学生在表现中感受成功的快乐,进而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沈美惠.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 000(011):128-128.
[2]覃道华.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后进生的转化[J]. 儿童大世界(下半月), 2018, 000(005):172.
[3]尚雪华. 分析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 000(048):139.
[4]安锋.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 新一代, 2017(11).
[5]周春荣.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 东西南北:教育, 2016(17):00292-0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