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星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六中学,湖南省岳阳市 414500
摘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若长期采取填鸭式以及灌输式教学方式,势必导致学生对于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对此,这就应当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要加强思维导图的广泛运用。本文主要是关于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积极性影响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教学;学习积极性;影响
新课程改革之后,在教育领域对于初中数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主,忽略了学生主体性地位,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经常死记硬背,同时机械性进行题目训练,这样学习模式之下导致了大多数学生往往严重缺乏想象力同时不具备创新精神,这将对于学生后期发展将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在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当中,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同时,为了能够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就需要采用思维导图方式。
一、构建知识网络,建立完善体系
一般而言,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在每一个章节讲解完毕之后,教师都需要进行随堂测验,主要方式就是让学生完成试卷,并且,每一个学期也会进行期末考试,这通常都是相对较为线性化以及单一检测方式。但是,对于当前的学生而言,若是缺乏一个相对较为清晰以及完善的知识网络,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缺乏系统性认知,学生不能了解知识点之间联系性[1]。但是,通过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展示知识和知识之间联系性。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之中,函数知识比较深奥复杂,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严重缺乏积极性以及主动性,难以快速有效进行消化和吸收,为此,教师应当关注这一方面内容的讲解,应当促使学生能够明确解答的思路。
比如,初中测验试卷有一个关于函数的题目,很多学生往往由于自身缺乏清晰解题思路,同时,由于知识点断层的问题,造成解答的过程当中比较困难,很多学生做错。学生可以通过采用图示方式充分表现出来,不仅可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也可以研究函数极值,所以目前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就需要充分利用好思维导图,切实保障所学内容以及知识点可以被充分呈现出来,同时也可以在图上获取各种解答思路[2]。另外,每一位学生由于自身能力存在差异性,所以,学习数学过程当中对数学认知程度也往往并不相同,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能够构建思维导图。通过采取合适思维导图方便学生进行知识点记忆。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需要将本章节当中所要复习的内容通过采取思维导图方式来充分展现给学生,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回顾,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在脑海当中形成知识结构以及知识体系。另外,对于当前教师而言,还应当鼓励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清楚意识到自身所学知识的深刻内涵,并且学生也可以相互沟通交流自己所构建的思维导图,有效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当中所存在不足和问题,让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的交流探讨,从而实现合作学习及共同进步,这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相关要求[3]。
二、严格规划,详略适当
在学习初中数学知识过程当中大部分学生往往会存在一个疑问就是这一本教材学完之后为何没有发现知识点联系,这其实是比较常见情况。根本因素就是由于学生在学完某一章节内容之后并不是将所有内容联系和整理在一起,但是,通过思维导图可以促使这一问题得到充分解决[4]。
比如,在圆的方程讲解过程当中就需要先让学生对于整个章节内容进行预习,促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圆的方程究竟是什么?这样,学生学习之后才更容易消化和吸收,同时也可以构建数学体系,形成思维导图,也可以让学生明确所学习内容,了解哪一部分是重点内容。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也就具备了相对明确的目标,并且也可以结合思维导图来制定出合理以及科学学习计划。另外,某一章节学习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章节的知识进行自主化研究,还要针对思维导图进行合理构建,这样有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加具有自主性和自发性,同时也可以在课堂学习过程当中充分展现出学生主体性地位。
三、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在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的过程当中很多教师已经充分意识到学习的过程当中需要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5]。兴趣才是学生最好教师。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就需要通过思维导图促使不同类型学生都可以适应学习节奏,同时帮助学生一步一步以及环环相扣对于问题加以解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获得较大的成就感,帮助学生激发对知识渴望和探索。比如,在利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梯度原则来进行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对于所学知识产生新的认知,并且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来学习后续的内容。
例如,全等三角形知识复习过程当中学生一般了解三角形性质,同时还会快速对于三角形是否全等进行判断。学生之间可以实现合作交流和学习总结自己在判断全等三角形的方法和原理。如果遇到没有遇到过的和全等三角形相关题目,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进行研究、探讨,这样,通过学生相互探究和分析,这就可以促使学生对于这一方面知识加深印象。此外,通过合作化学习还能够促使学生构建起相对清晰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学习过程当中发现自己不足之处以及薄弱点。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产生更加深的理解以及更多新的见解。在讲解全等三角形的过程之中,教师还应当给学生进行合理以及科学的引导,促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何为全等图形,之后引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之后,教师让学生讨论完毕之后,应当要让学生进行总结,全等三角形判定主要是运用边边公理、边角公理、角角边以及角边角等等。
结语:
综上所述,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今,数学知识教学过程当中更加需要教师能够加强思维导图的广泛应用,应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及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促使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崔志刚.“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及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2):53.
[2]黄琴. 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初中数学复习课程的教学策略[A]. 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二)[C].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3.
[3]杨金忠.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不同课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试题与研究,2019(14):171.
[4]连凡. 利用思维导图推进六与七年级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5]黄文波.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