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运琼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子材小学,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535000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展开,小学语文教师逐渐认识到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要有明确的目标,不断扩充丰富的视野,进而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文学修养、道德品质。因此,教师要积极肯定学生的表现,采用多样的阅读知道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其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徜徉。对此,文章对小学课外阅读提出一些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外阅读;策略
语文在小学教学课程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且具有丰富的人文特色的学科,其文化知识构建的体系有助于学生正确的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快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内知识显然已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发展的需求,而课外阅读基于课内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拓展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学科知识,其中富含大量人生哲理对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与健全的心理有重要作用[1]。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通过课外阅读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
一、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益的读物
课外阅读是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重要活动。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语文学科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2]。课外阅读是基于看课内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提高其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活动是应指导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给学生推荐良好的书籍供其阅读。推荐书籍教师应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教师需要给学生推荐符合身心特点的书籍;第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从不同的角度推荐书籍。课外阅读书籍具有丰富性、形象性、哲理性、多样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且能够对学生的人生指引正确的道路。同时,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时,基于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推荐学生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读物。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学完《乌鸦喝水》这篇语言故事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内涵深刻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类似的寓言故事如:《坐井观天》、《掩耳盗铃》、《神笔马良》、《狐假虎威》等,学生通过类似课外阅读书籍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同时,课外阅读书籍体裁的样式多种多样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寓言故事等内容。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推荐课外读物,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正确品德的培养。
二、阅读互动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环境是成就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奠基石[3]。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活动实践中应重视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角度出发实践课外阅读教学氛围的构建:教师在学校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时,可以设置班级“课外快乐读书吧”定期开展阅读活动;在家庭实行课外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多和家长沟通鼓励学生多进行语文课外阅读,重视学生的学业,加上家长与学生之间对课外阅读深入沟通和交流,积极阐述发言和看法,这样和谐的亲子课外阅读互动能够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在社会中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百态,当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有疑问时教师可以通过寓言故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从课内外的语文丰富资源汲取大量的知识,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文章的内容,从而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4]。因此,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书籍以及书籍语文特点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包括精读、速读、粗读、略读等。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时,文章中含有大量景色优美的华丽辞藻,如: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了小溪,淙淙的流着。又如: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精读细细品味文章的四季美景,同时采用背诵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的情感,提高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正确的把握,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写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密切配合,促进学生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知。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之后开展读书笔记的研读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读书笔记,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能够完善学生的读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内涵。
四、开展主题课外阅读活动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定期检验,不断完善自身在课外阅读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加强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5]。课外阅读教学活动是给学生提供一个研读的学习平台,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能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课外阅读活动开展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读书笔记大赛、演讲比赛、成语接龙大赛等。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语文的课外阅读学习中。同时,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活动时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促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喜爱,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是小学基础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师应加以重视。同时,课外阅读其丰富的内容和形象的人物特点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兴趣。此外,课外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是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循序渐进的给学生传授不同书籍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为今后语文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贾长勇. 试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 读书文摘, 2015, 000(002):P.217.
[2]陈林泉. 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1):133.
[3]段晋林. 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 赢未来, 2018, 000(024):1-1.
[4]陈雁. 浅谈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 科学咨询, 2018, 000(009):111-111.
[5]朱峪. 试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J]. 课外语文:上, 2017, 000(002):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