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更新
福建省漳州市古雷港区霞南中学 363214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能够使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祖国的力量,更好的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家国情怀。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策略,明确学生爱国情感培养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感受到更强烈的爱国情绪,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方法
引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让学生端正爱国的理念,从而使爱国主义的教学更加顺畅。对于任何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来说,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都是民族国家所面对的重要任务。而在教育教学中贯彻爱国主义情感,很多时候就符合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利益,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爱国主义的情感,能够使教学的过程更加充满激情,也能够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更加具有科学性。因此,教师要积极的调动各种教学策略,来使爱国主义的教育能够符合学生内心的教育,从而更好的塑造学生整体性的爱国主义。这不但能够使初中语文的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也能够使爱国主义的培养更加符合学生内心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以及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的科学性。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应当注重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要善于从教学内容的片段中来挖掘爱国主义题材教育的因素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往往有很多教学的片段能够展示或者其本身就蕴含着爱国主义的因素。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从这些语文片段中来挖掘爱国主义的因素,让学生的爱国主义的培养能够更好的在支离破碎的语文教学片段中得到科学性的培养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将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片段来进行爱国主义的挖掘,把爱国主义的信息充分的从这些教学片段中挖掘出来,由此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对于学生理解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真正的现在在学生的点点滴滴中进行爱国主义培养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在客观上也要求教师能够运用丰富和多样的教学策略来进行推动,这样才能够使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日常中来。
(二)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形成相互讨论的良好学习氛围
学生之间形成了有效的课堂讨论氛围,在很大程度上也关系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一个重要路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爱国主义的培养需要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只有讨论才更能够增强学生之间对问题理解的深刻性以及这个问题理解的深度。例如,在讲《最后一课》的时候,笔者就让学生们展开讨论——哪些细节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感?在和平年代,你打算以什么行动来展示爱国情感?从而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认为应当充分的激发学生之间的讨论的氛围,让学生之间在讨论的过程中形成有效的共识。
(三)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插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来进行课堂教学
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都需要插入某些教学的因素或者引子来进行该学科的教学。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插入某些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在爱国主义因素插入的过程中,实际上就形成了学生印象的加深。
所以,在初中语文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就要善于把某些因素插入爱国主义的教育中,特别是在语文课堂上适当的插入某些因素,能够使语文课堂的教学更加具有充分性和饱满性,使得爱国主义教育不再枯燥和乏味。从而形成良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内涵,从而实现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真正的青睐,更好的达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方法分析
(一)教师引导性的教学方法
所谓的教师引导性的教学方法,指的是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之下来发现问题的真相。比如,在讲《黄河颂》的时候,笔者就给同学们播放了《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黄河颂》,通过这个视频,同学们的爱国情感更加高涨了。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能够以引导性的角色来呈现更好的引导学生去认知爱国主义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在自我探索之中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这样能够使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更加具有充分性,也更加能够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二)生活反思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
所谓生活反思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指的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引申开来,让学生在对这些具体的生活现象反思和认识的过程中,加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更加符合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从而更好的实现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从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和具体试点出发,是一种由小到大的教学方法,从这种教学方法的过程来看,对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显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组织学生了解爱国榜样以及爱国模范的认识和教学活动
爱国的榜样或者爱国的模范,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理暗示,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的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爱国的榜样和爱国的模范,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性力量。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疫情防控中的英雄——钟南山、张文宏、李兰娟等为代表向学生讲授爱国主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要善于将这些爱国的榜样和爱国的模范引入到教学中来,具体的向他们介绍榜样的事迹以及榜样为爱国所做出的牺牲,这些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素材。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对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榜样或具体的模范有着更好的探究欲望,教师以这样的因素进入爱国主义教育中,能够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更加充沛,也更加能够达到学生爱国主义培养的目的,这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要适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结语: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过程,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到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注意哪些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运用科学与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使初中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的培养更加符合其教育的本质,也更加的能够使得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得到真正的增强。
参考文献
1. 崔酉林. 初中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9.(11).
2. 习福. 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体现[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2).
3. 李红笑.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研究——以语文课《邓稼先》为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