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23期   作者:刘洪仁
[导读] 本文主要是分析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指出在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在提倡改革创新意识、夯实教师职业素质、突出文化的继承性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效果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裨益。
        刘洪仁
        天津市河西区恩德里小学 (天津 300202)
                        
        摘要:本文主要是分析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指出在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在提倡改革创新意识、夯实教师职业素质、突出文化的继承性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效果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字:小学语文改革 对策

一、小学语文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改革认识深度不够
        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本质是破除旧有教学模式思维的桎梏,从根本上革新小学教学的观念理念,特别是促进一线教师自觉完善自身的教学观念。 很多小学对这一问题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选送优秀教师赴专门的院校、机构参加培训,在校内广泛开展以教随着全社会对小学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改革已经势不可挡,但在稳步推进现行我国小学语学改革理念普及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培训班,积极邀请相关专家教授到校开展讲座,其目的还是使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能够跟上教学变革的步伐, 并最终反映到具体教学实践中来。但几十年应试教育的惯性导致很难在短短的几年间就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很多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虽然语文老师也注意采取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但总在不自觉间就回归至过去那种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中来。 例如,有的语文老师就将探究式教学等同于问题式教学,不组织学生对教材进行反复朗诵和交流,只是大量提出很多问题,学生们陷入对问题的反复迷惑与解答中,反而不利于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这突出地反映了部分语文老师对教改的实质把握不清、 理解不深、考虑不透,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间发生了脱节。
        
        1.2 教学思想贯彻不彻底
        语文教学改革更加重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提倡通过交流、讨论提问的方式达到教学目的。 但有的老师在教学方式转变上却走了极端,只追求课堂氛围的活跃,忽视了学生基本语文技能的培训,这种只是学习形式的转变,其实质是对语文教改的扭曲,是无法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 还有的部分老师,将合作学习理解为教师同优秀生间的交流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不经意地更加关注“优秀”的学习情况,对那些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的所谓“差生 ”不管不顾或存在忽视心理 ,没有为全班学生利用合作互动教学模式搭建起相互帮助提高学习成绩的舞台,这只能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上两极分化的现象更加明显,不能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
        
        1.3 课堂教学效果不高
        新课改对教师课程设计准备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教师将新课改的理念充分贯穿于语文教学课堂的全过程,通过探究合作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养成更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逐步形成较强的语文探究求知精神。 但有些教师并未对教改进行深刻的学习反思,未能抓住其教学实质与精髓,也没有熟练顺利的掌握同新课改相匹配的各种教学方法,存在一味程式化执行的呆板教学现象,没有认真分析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真正迫切需求,只是将教学方式进行刻意的移植,这就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能获得很好的保障。


        
二、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效果的对策

        2.1提倡改革创新意识
        实现小学语文新课改目标的关键是提倡改革的创新意识, 将创新性的教学思维渗透至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将提高教师的改革创新意识作为最主要的环节抓好。 针对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不清、更愿意选择较为熟悉的传统教学方式的现状,学校应积极加强对教师们的教育和培训,使后者能够清晰认识到新课改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性提高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应积极鼓励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创新式的教学方式方法,建立教学方法常态交流机制,使小学老师对语文教学的前沿发展态势更加清楚,思路更加明确。同时,还应建立教学改革落实定期考评机制,对表现突出、教改成果显著的老师进行大力的表彰,从而激发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创新热情,使之固化到教师的教学思路中去。除此之外,还应在理论研究上求新求真,重视对此工作的指导和帮带,从领导层面就做好小学语文改革的顶层设计。
        
        2.2夯实教师职业素质
        实践证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效果的最终实现。 特别是教师处于教学活动的第一线,既是教改目标的实践者,也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为此,学校应高度重视提升语文老师的基本教学素质本领,积极开展各种同教改思路相一致的各种培训活动,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基本教学技巧。 应充分挖掘校内和社会教学资源,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介手段平台,开阔教师的视野,将先进的教改成果模式介绍进来,提升语文办学层次,打牢教师的专业素质。
        
        2.3突出文化的继承性
        经过几十年的应试教育,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已经积累了一系列较好的教学做法和经验,使语文教学保持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和吸引力,确保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更强的求知欲。在新课改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文化价值的引导,使课堂教学更加能够反应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加能够贴近当代社会文化发展实际,更加能够反应党的思想理论发展成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更多的“正能量”。应该认识到,新课改的本质不仅是要在教学手段上求变求新, 还要能够更加突出的反应出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关怀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形成和谐的师生教学关系。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大量引进课外知识,却忽视了对教材内容的详细阐述;有些教师过多采取分组合作、自学、游戏等教学方式,却不对教材内容进行详尽的解读,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对语文新课改的曲解,没有在继承和创新间找寻到平衡点,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结语
        必须清醒认识到,虽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已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暴露出了不少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这提醒我们必须对语文教学改革进行及时的分析总结,不断探寻破解各种难题的思路和方法,才能最终确保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泓平.刘平.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学与管理 ,2009(12).
[2] 文明华.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 新西部 ,2013(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