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课堂如何突破传统语文的思维定势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伍坚贞
[导读] 随着当今社会中新课改逐步发展、完善和推行,学生们整体素质的提高被提上了日程。所有科目包括语文
        伍坚贞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肇庆鼎湖第一实验学校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中新课改逐步发展、完善和推行,学生们整体素质的提高被提上了日程。所有科目包括语文教学也一改之前套路化的答题作风,变成非常创新、非常活络的考试题目类型。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们陷入思维定势,形成固有的思维框架,一旦考题或者信息超出框架范畴,无法沿用已有的思维进行分析,因此打破思维定势迫在眉睫。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语文教学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在深化自身素养的同时,对如何突破思维定势、进行活络思维的语文教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长时间的研究。现如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思维课堂体系,希望对于其他的语文教师们能有一些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思维定势;活化思路;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推行,语文教学中套路化的题目越来越少。与此同时,思维定势就是应对套路化语文题目的一种解题思维方法。它是对学生们思考问题的解决思路的方向进行明确规定和细致规范,以此方便引导同学们在解答套路化的题目的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尽快的思考出解题思路和相应答案。但是这种套路化的答题技巧,对于学生们的素质和能力提高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特别是在新课改逐渐推行的现代社会,语文考试题目也变得越来越活泛,即便是应试教育也是思维定势远远达不到的要求了。因此,突破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定势成了语文教学中浓墨重彩的一个问题,特意开设思维课堂对其进行策略研究和战略实施试验。
        一、兴趣驱使,用好奇打破思维定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如果有能力、有机会让学生们对语文学科感兴趣的话,他们就更容易打破以前固有的思维定势,进行活泛的语文思维训练以及实践操作。让同学们对语文学科感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结合当今时事,对书本上的语文知识进行具体的剖析和讲解是最行之有效的的一种。
        比如在进行欧亨利的小说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当下热播的电影和电视剧的结尾,使之与欧亨利的小说结尾进行对比,让同学们更直观的感受到亨利结尾写法的特点与这些特点深处的内涵与意蕴。传统的语文教学就是让同学们对欧亨利的结尾特点进行认识和记忆,对其固有特点进行背诵,而不加以理解。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达到如今新课改要求下的语文教学要求学生们具备的素养及能力。一方面,当今热播的电影和电视剧对正在学习语文学科的同学们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将它们与课本上的知识相结合,不仅可以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给同学们心理暗示:语文学科的学习和看电影电视剧是一脉相承的,只要用心都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潜移默化之中就提升了学习语文的同学们的鉴赏能力和阅读技巧。


        二、鼓励提问,用质疑打破思维定势
        质疑精神一直是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首先是对传统思维定势产生怀疑和否定,紧接着就是根据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和所经历的阅读及生活阅历对思维定势的内容进行彻底的批判。凡事多问为什么能有效的促进同学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温故知新的层级要求的达成。长此以往,不仅同学们的语文鉴赏能力和阅读水平会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也会有相应的改善。     
        比如在进行鲁迅的《骆驼祥子》相关内容的阅读时,语文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同学们多对鲁迅笔下所描写的北平的现状进行质疑和提问。为什么那个年代的北平是书中所描写的那个样子的?那个年代的北平和如今的北京有什么区别?在那个年代下的北平社会中,为什么骆驼祥子会遭遇那么多的不幸?语文教师们不仅要诱导同学们把问题提出来,还要进一步的引导同学们去思考那个时代和当今时代的区别。当今时代为什么没有骆驼祥子这一类悲剧人物的普遍存在?而那个时代是什么因素促使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如今时代是避免了什么因素才达到现如今繁荣昌盛的局面。长此以往,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语文质疑能力,还让他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
        三、培养自主意识,主动开辟思维模式
        语文教师可以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同学们自发的去对阅读以及其他的语文能力进行锻炼,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引导他们独立开辟自己独特创新的思维模式,以此来打破思维定势的传统。
        比如在进行作文能力训练的时候,套路化的写作能力就是规定好对一件事进行怎样的渲染?用怎样的描写手法将它呈现出来?描写一个人的时候,突出他的什么性格特点,可以用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和氛围烘托?而语文教师们应当鼓励同学们放弃这种套路化的写作方式,去生活中仔细的观察生活中的情景与人物,先实打实的教生活中的情景写出来,再对其进行艺术加工。
        总而言之,思维定势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主流群体对于同学们语文能力锻炼的需求以及期许。所以我们必须不遗余力的将思维定势打破,并且培养出同学们自主思维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引导者和发起人,主体的思维方法和思路养成还是要交给同学们自己。这样一来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语文能力,还对其自主意识有了一定的培养和锻炼。将这种自主意识和打破思维定势的思路能力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也是可以收获非常有益的成果的。
        参考文献:
        [1]兰萍英.语文教学中思维定势突破策略设计[J].当代教研论丛,2016,8:43.
        [2]欧阳毅.走出思维定势,培养语文能力[J].教育观察(下旬),2014,11: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