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天河区天府路小学 广东省 广州市 510630
摘要:文章以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同步主题阅读课程整合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小学语文教学开展同步主题阅读课程整合的必要性进行了讨论分析,随后以分析真快乐为例,对同步主题阅读课程整合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同步主题阅读;课程整合
前言:如今随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与深入推广应用,针对于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同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语言理解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提出,需要教师提高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为了进一步扩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需要采用同步主体阅读整合的方式,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内容整合,为学生带来新的阅读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
一、小学语文教学开展同步主题阅读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自2016年起,我国不同地区小学语文教材在应用方面开始逐向国家统编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方向靠拢,这一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方面更加系统全面,能够更好的满足小学语文教学要求的同时,还有效吸收了近些年来儿童阅读推广应用的一些内容,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方面更加的重视,这同时也有效呼应了当前我国社会主流思想之一即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更加注重引导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之中,针对于小学语文阅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这种要求以具体的“学生语言理解与运用”的形式加以体现,即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开展语文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应来自于具体的阅读系列、表达系列的课程,引导学生树立大阅读理念,教会学生一些有效的阅读技巧,引导学生将这些技巧真正应于生活中来,不断丰富学生的言语活动经验,使其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顺畅写出自己想要说的话,能够结合相关的语境,做到文从字顺、清晰表达,最终还能够在精神层面给予学生良好的熏陶影响,全面提升学生阅读审美能力。
而想要达到上述目的,显然仅仅依靠小学语文这一门是不够的,如何让小学生在学好语文课程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实现课外扩展,为小学生提供更为广泛、优质的阅读,从而真正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让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目标,已经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难题。在这一背景下,有必要在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之上,做好同步主体阅读课程的整合,从语文教材中一篇文章,进一步扩展延伸到课外多篇文章,从而为学生阅读能力的迁移与应用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让小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深对阅读知识方法的理解与认知,既能够进一步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又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真正满足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对小学语文提出了的教育教学要求,推动学生未来学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二、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同步主题阅读课程整合探析——以分享真快乐为例
所谓的同步主题阅读课程,本质上就是一种特殊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与常规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不同的地方在于,在该项阅读课程的每一节课程中,均有一个鲜明的主题,由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做好相关阅读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展,在具体课程整合方面,要求设置的主题与其他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此才能在课程方面完成相应的整合。
例如在本次以“分享真快乐”作为主题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这一主题与可以相绘本阅读书目《分享的快乐》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
该项绘本内容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学会分享的优良品质,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正确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从而更加乐于分享,并在接受他人分享的过程中,能够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本身有着非常良好的教育价值。除此之外,分享是我国“和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彼此分析交流,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以“分享真快乐”作为阅读主题,更有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并且在实际阅读分享过程中,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教师在实际开展同步主体阅读课程整合时,通过做好与绘本阅读书目《分享的快乐》这一绘本阅读进行整合,更有助于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与阅读能力。在具体开展阅读课程整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何为分享?”,奠定本次阅读教学的主基调,在学生七嘴八舌谈论了自己对“分享”的看法后,教师可以接着趁热打铁提问:“分享能够让你感觉到快乐吗?”,从而顺利引出今天阅读教学的主题——“分享真快乐”,并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分享的快乐》阅读绘本,认真进行绘本的阅读。由于该绘本《分享的快乐》一文以图片为主,同时掺杂了一些适量的文字,因此非常符合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认知的能力特点,教师无需担心整合的课程阅读内容太过深奥,学生难以读懂的问题,在引导小学生针对于该部绘本书进行阅读时,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对“分享真快乐”有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认知,帮助学生解答,如何采用正确的分享方法,才能够真正获得分享的快乐,让学生真正领悟分享的精髓,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另一方面,为了开阔学生眼界,给予学生更多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还可以采用现在推行的广州市中小学智慧阅读平台,随时记录学生的阅读情况和阅读记录,为用户提供精选书单推荐、个性化图书推荐、海量核心书目查询等服务,上面有很丰富的绘本资源,还可以每天进行打卡活动,督促学生坚持有效地阅读。在这些绘本资源中,很多都是以数字化形式的存在,因此在阅读内容呈现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完成数字化内容的展示,带来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阅读体验,有效提高学生阅读效果,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分享主题与语文教材中一些文章内容联系在一起,从而从多个角度入手,有效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比如小学语文中的一些内容包含以下与“分享主题”相关的内容,比如《小公鸡与小鸭子》文章中,文章主题除了表达朋友之间友爱互助以外,还体现了朋友之间应学会互相分享,比如小鸭子将自己捉到的鱼分享给小鸡吃,让双方的友谊更加坚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相应主体进行整合阅读,即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水平。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个分享真快乐的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向大家讲述一段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分享真快乐”的例子,比如同桌的橡皮丢了,我将自己的橡皮掰开了一半送给了同桌,我感受到了友情中的分享快乐;又如家里只剩下一个苹果,妈妈把苹果给了我,我洗干净苹果将它切成两半,一半给了妈妈,妈妈很开心,让我感受到亲情中的分享快乐,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类似上述案例的中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表达出来,由台下学生对学生分享的生活中的故事进行评价,从而在这一过程中,既完成了分享真快乐的实践,又能够对这一主题进行评价,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实现了学生“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
总结:综上所述,当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对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注重加强同步主题阅读课程的整合,从而引导学生更好的参与到阅读实践中来,扩展学生的阅读面,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段天喜, 闫双林. 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同步主题阅读课程整合探析[J]. 课外语文, 2018, 000(002):131-132.
[2]李后见.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拓展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03):204-205.
[3]王晶.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视阈下的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报告[J]. 赤子, 2018(3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