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丽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四小学,山东 滨州 256600
摘要: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小学语文教师日益重视快乐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师运用快乐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要基于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并结合语文教材内容,深入浅出地开展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并注重控制自己的情绪,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改善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激励教育;小学语文;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类自身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来源于激励,同时激励也决定了动机的强弱。如果在面对问题或是任务时,行为主体能够得到充足的激励,那么其就会发挥出 80%‐95%的能力与潜力,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激励,那么行为主体只能迸发出 20%‐35%的能力与潜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重要的基础阶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到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力与潜力,这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习信息的必然手段,同时也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主体性的重要途径。
1 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一个良好的语文教育教学情境的创设,老师的引导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很好的去扮演一个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的角色。因为小学阶段的大多数学生还处在智力启发的一个阶段,他们对学习还没有一个足够的认识,不能够在内心很清楚的意识到语文学科本身究竟是什么?应该如何去进行有效的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因此,老师就应该积极为他们营造一种具体浓厚的语文学习环境,让他们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来认识到这些问题,从而更好的去养成一些良好的语文学习行为习惯。虽然这些小学生一开始对于前面的问题有一定的疑惑性,但是他们却对周围的一切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老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就应该抓住小学生的这种特殊的心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他们搭建起这样一个情境学习的平台。同时,老师要学会构建有效的语文提问课堂,要学会创设问题,而且这种问题要符合学生年龄阶段和学习学段。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老师不仅要为语文教学创设提供有效的、能够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而且更要激发他们语文学习的激情。从这一方面来看,这种良好的语文教学课堂环境的创设也是十分有效的。
2 语言激励
从小学生群体的角度来说,他们没有一个不希望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与表扬。这种条件也决定了我们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激励与教育。当然在实现这个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明确不同激励形式给学生带来的作用。而语言激励是众多激励教育形式中最为基础且重要的激励教育形式。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发挥好自身观察者的作用,更应当了解到每一个学生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在每次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并给予一定的关注与语言形式的鼓励,让学生的内心得到满足。比如说,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常常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进行教学。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会更进一步的展现自身的个性,这不仅有益于课堂教学,同时也给教师的激励教育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在实际小组合作中,教师的语言激励不仅可以从小组的表现角度出发,比如“你们小组表现的太好了,值得其他小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小组成员获得鼓励,同时这其中还涵盖了团队的荣誉感。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个人进行语言激励,并以此来推动学生更加积极投入到小组合作当中。
3 布置创新课后作业,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课后作业是教师辅助学生巩固阅读教学成果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基于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以创新为指导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延续课堂的创新思维以及对于创新思考的积极性。例如在《落花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延续课堂中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以课堂创新思考成果或者自己课后的创新思考结果为基础,进行微写作训练。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公布优秀作业评价标准,并点出创新程度与语句质量同为评价的重点,并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等方式了解更多自然事物。如此,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上维持自主学习、创新思考的积极性。而在多次创新作业布置之后,教师便能够使学生形成积极、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4 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那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就要时刻谨记并遵从“学生居于学习主体的地位”这一重要理念,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发言权,让学生成为新时代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习,教师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加以讲解,起引导辅助作用,剩余的学习时间充分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日常高效互动的语文课堂中,老师也需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语文教学氛围,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相互尊重,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进行自主学习。在以往传统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占据着课堂的中心,他们往往只是一味的发表自己对于语文教学过程中某一知识的理解与感悟,以这样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来给学生们传授知识,而学生们也只是被动的接收着老师所传达的相关知识,几乎完全都没有经过学生自己的加工处理和思考。因此,老师要学会适当的放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能够大胆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需要学会有效的指引即可,而不需要进行过多的干涉,充分让这些小学生们占据语文课堂的中心。
5 设计教学游戏
小学生对游戏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热情,采用快乐教学法开展语文教学,要巧妙设计教学游戏,契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促进学生实现在“玩中学,学中玩”。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情绪,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游戏,点燃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热情。笔者在开展成语知识教学时,即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组织了“成语接龙”的游戏。当一名学生说出一个成语后,下一个学生要以上一位学生所说成语的最后一个字,或者是谐音字作为成语的第一个字,说一个成语,以此接续。成语接龙的游戏有效点燃了学生对成语知识的学习热情,改善了成语教学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另外,笔者在生字教学中,通常采用如下三种游戏方法:猜字谜游戏。笔者会根据教材中的生字,结合网络资料,搜集字谜让学生猜字,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积极性很高,对生字的印象十分深刻;找朋友游戏。笔者事先将生字卡片和拼音卡片准备好,然后打乱两种卡片的顺序,要求学生将生字卡片和拼音卡片一一对应;啄木鸟游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必须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激励教育,才能收获想要的教育效果。并且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整体发展需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能够具有建设性的贡献,不断地提升课堂学习氛围,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康志学.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讨[J].科技资讯,2019,17(26):138‐139.
[2] 张美云,刘莉,王燕,等.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实践研究[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2018.
[3] 潘贵碧.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导学(九年级下旬),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