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秉仙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洪安小学校 610100
摘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应用上,游戏精神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充分的分析和思考,对于课程游戏化的应用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进,促使幼儿自身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幼儿课程;游戏精神;促进作用
引言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过程当中,对于游戏精神进行倡导和应用,其能够促使整个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游戏课程化的方式,其本身能够更好的对幼儿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进行适应,并且促使幼儿能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当中更好的完成知识内容的学习,帮助幼儿实现全面的发展和成长,这是现阶段幼儿教育工作当中的一个研究重点。
一、游戏精神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促进作用
(一)能够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倡导游戏精神,其能够更好的利用不同的游戏形式,对于幼儿的参与兴趣进行激发,这样就能够把教师的督促让幼儿自身的主动性得到激发,并且深入的参与到知识内容的钻研当中,拓展幼儿自身的知识面,提升他们的成长效果。
(二)能够促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过程当中,通过对于游戏精神进行应用,其能够更好让教学质量得到提升。课程游戏化的过程当中,其需要依据幼儿园的时机,资源情况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征来进行开展,这样才能确保游戏化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并且具备一定的特色。幼儿阶段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并且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注意力不够集中,行为相对随意,这对幼儿教育活动开展而言会产生一定的困难。而通过倡导游戏精神,对于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进行更好的落实,其能够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更好的帮助,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
二、游戏精神应用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合理设置学习的情境,自然的融入游戏
游戏化教学当中,对于游戏环境进行合理的构建,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这是非常必要的。在学习情境的创设上,应该突出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增加教学设置,选择学生熟悉的内容和环境,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和发展。例如,在对于中班教学上,中班的学生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幼儿园学习生活,他们具有一定的纪律性,同时也熟悉幼儿园的一些游戏。在游戏设置上,我们可以选择“传递皮球”的游戏,让幼儿们围成一圈,手递手的进行传递,并且从增加趣味性的角度,增加一些数字的循环,这样游戏更加新颖,也能够更好的突出游戏精神的特点。
(二)对于游戏时间进行保证
课堂教学当中,游戏的时间相对有限,为能够提升教学效果,这需要对于游戏时间进行充分的保证。虽然游戏化课程教学的应用已经具有一段时间,但是实际效果却依然有待提升。在教学上,教师应该对游戏精神进行全面的应用,改变以往的教学手段,避免简单的拼凑和穿插,让游戏化教学方式的特点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对教学理念进行适当转变,整合与精炼教学资源,突出教学目标,打造具有教学意义和内容的环境,实现游戏、
课程的一体化,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游戏化的积极作用。
(三)通过游戏对幼儿不良行为进行纠正
针对幼儿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不良行为,游戏疗法和心理疗法是很重要的矫正方式,通过一些情境游戏的开展,可对幼儿情绪方面以及性格方面的问题加以矫正,具体如攻击性、胆怯、焦虑、爱发脾气、固执等等。
实践过程中,幼儿园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开设幼儿心理健康咨询室,通过游戏的方式,与幼儿进行交流和沟通,同时还可借助一些辅助道具,具体有鼓、大球、蹦床等等,鼓励一些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幼儿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平衡运动游戏过程中,从而更好的疏解其不良情绪,使其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但在具体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幼儿的心理状况和行为变化进行仔细观察,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有意识的对其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选择正确的培养方式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教师一般都是通过讲故事、说教等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如此很难充分凸显幼儿的课堂主体地位,导致其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无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鉴于上述情况,教师一定要提升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将游戏教学作为主题,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确保幼儿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其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幼儿园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为强化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根据一些寓言故事,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如此不仅可帮助其更加深入的了解故事的内涵,同时还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教师可将《丑小鸭》作为范本,在课堂上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如有的同学扮演丑小鸭,有的同学扮演其他的鸡鸭和牧人,从而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尊意识、自爱意识以及爱心。此外,教师也应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正确指导,对幼儿的错误行为进行及时指导,以此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再如,在以“环保活动”为主题的幼儿游戏中,教师可在活动场地中放置一些垃圾,但要注意的问题是,这些垃圾一定是无毒无害的物品,不会对幼儿身心造成损害和影响,接下来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环保活动,主要是引导其将活动场地中的垃圾拾起,并统一放置到垃圾箱。通过类似的实践教学活动,可大幅度提升幼儿的参与兴趣和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帮助其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提升其社会责任感,从而也能在生活中更加自觉的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五)对师生关系进行合理的构建
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否具备良好的成效,师生关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课程游戏化应用上,教师应该重视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合理构建,让学生们在游戏当中的紧张感得到消除。例如,对于“五指歌”游戏来说,教师可以让幼儿围成一圈,并请其中的一个幼儿扮演小猎手,随着歌词做动作,其他幼儿双手随歌词节奏,逐一伸屈,扮演“猎手”的幼儿做打枪动作,瞄准谁,谁立即做松鼠动作跳出,幼儿随歌词自由创作表演、“小猪”和一幼儿互相指着鼻子交换位置,交换角色。这一游戏可以有效的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灵活性,并且也有助于促进他们创造性的提升。在日常教学当中,通过对于师生关系进行合理的打造,这样学生们的紧张感能够得到消除,能够更好的配合教师,跟随教师的思路来参与到学习当中。
结束语
综上述,游戏课程化主要是指将游戏与幼儿课程进行融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过程当中,既需要具备游戏精神,这样游戏本身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自由性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教师通过利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让学生接受所学习的内容,增强学生参与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主动意识。在课程游戏化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对游戏的时间进行充分的保证,并且对于整个游戏化课程的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提升对幼儿参与游戏过程的引导与指导。
参考文献
[1]浅析以游戏精神为基础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与思考[J].傅禹昕.情感读本.2020(06)
[2]关于游戏精神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李会梅.读写算.2020(03)
[3]论述以游戏精神为基础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 曹玲.文理导航(下旬).2020(03)
[10]探讨“游戏精神”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研究[J]. 吴舒.新校园(中旬).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