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实验中学 安徽省滁州市 233100
摘要:物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实验,所以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活动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基于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物理实验逐步成为课堂方案设计的重中之重,通过丰富多样的实验形式,提高中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调动创新思维,为今后更全面地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初中这一阶段是培养一个学生对物理兴趣最为关键的时刻,而且物理实验也是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维
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必然趋势,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物理知识,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充实学生物理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其能力的发展。
一、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与问题
1.学生操作机会少
一般的物理课堂都是由教师主讲,用视频或者课件播放的学习形式代替物理实验;某些教师可能为了教学效果更加直观地会自己操作实验过程,但课堂效果仍然不能达到预期水平。学生没有实际动手的机会本身就阻碍了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更不用说锻炼其能力,这种方式不仅达不到教学效果,更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导致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度极低。
2.受重视程度低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对物理实验不够重视,只是按照课本大纲要求学生对同一实验得出同一个结果,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使学生的思维固化;实验过程中教师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师生间的交流,造成学生无法自由发挥想象力,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3.实验缺乏吸引力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考察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但部分教师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的设计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加密切,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实验环节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丧失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初衷,导致学生学习质量差。
二、物理实验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就体现出我们当下这个时代所注重的是什么。物理实验教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并且它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都能发现物理现象的存在与应用,它已经融入我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并且这种趋势正在扩大化,有增无止。那么,这就需要经常发展一些能体现社会问题的物理实验活动,包括世界科技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目前的状况及其简介专题,交与学生们去阅读,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也激起了学生的创造兴趣,提升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把学生培养多面化,让学生们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当今,由此来适应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
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组织趣味实验,启迪创新思维
中学生普遍对有趣的自然现象充满探究兴趣,而实验则是解开自然现象之谜的重要载体。所以,在物理课堂上,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物理知识并训练学以致用能力,教师要重视实验环节,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切入点,设计多样化、生动性的课堂小实验,以奇妙的物理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课堂探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学习《沸腾》之“水的沸腾”实验时,教师提前准备了有趣的“纸盒烧水”实验,课堂反响非常热烈。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一旦纸盒遇到火就会燃烧起来,那么纸盒如何才能烧水呢?大家对这个奇特的问题非常感兴趣,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大家细致地观察,发现蓝色的火苗在纸盒的底部燃烧,而纸盒过几分钟就开始冒出“白气”,水逐渐被烧热,直到完全烧开。在强烈的欲望驱使下,学生全神贯注地做实验、认真地听老师讲解、仔细地翻阅教材,直到解决心中的疑惑,这样的学习过程既有趣又有效,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知识点、提高实验技能,更有效地启迪创新思维,促进智力与思维的全面发展。
2.引导学生独立操作,自主学习
要想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创新培养,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对物理实验中的各种事物进行观察,通过记录观察过程和结果进一步深入分析总结物理规律。在对规律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其中包含的原理和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让学生独立思考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物理实验需要学生在理解其知识的基础上操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观察的过程中寻找自身的困惑,带着疑问进入物理实验环节,例如在九年级物理课本《电阻与电流》一章中,教师先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电压,电流在不同导线下的数值,通过对比数值发现导体与电阻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独立操作,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课本上所写的步骤保证实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再结合观察时总结的规律引导学生得出电流减小是由于导体增长,电阻增大的结论。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导体的材质进行研究,思考不同材质的导体对电阻是否有影响。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总结、独立思考的过程加深其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培养其创新思维。
3.设计实验环节,提高机会
教师需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物理实验机会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在设计实验教案时,可以先通过课本简述本节课的物理知识,并引导学生基于这一知识点采用不同的器皿和方法,对实验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进行推理论证。提供亲手操作实验的机会会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出来,从而让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更加全面,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可以利用实际生活案例创造适合学生实验的机会。
由于物理知识大部分来自于课堂,所以教师可以将生活情境导入到教材实验中。例如在学习《光的色散》时,教师可以把太阳的光源利用起来,通过把课堂搬到操场中让学生感受光的折射与反射发生的条件,进而得出实验结论。
4.鼓励大胆质疑,强化创新思维
中学生的生活经验非常有限,他们总是从表象去认识问题,所以在学习物理概念时,经常出现混淆的现象,甚至出现错误思想,为了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准确地获取物理知识,在实验中提高思维能力,我们要在物理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学习“欧姆定律I=U/R”时,根据公式可知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关系,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关系;而在给出变形公式“R=U/I”之后,有的学生依据惯性思维认为这代表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与导体的电流成反比。对于这一错误观点,教师不应该急于反对,而是以设问的方式提醒他们:依照这个公式,猜想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借此机会复习学过的电压、电流等知识,并由此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就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材料以及横截面积。
结语:综上所述,一套完整合理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主动学习的乐趣,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们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们发现生活中所存在的物理现象,并尊重事实、坚持真理、勇于探索,这就可以使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得到有效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宏,陆海军,刘鹏.基于学生创新实验的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以“浮力复习”为例[J].中学物理,2019(14).
[2]杨崴崴.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5).
作者简介 :姓名:张波 出生年月:1974年4月10日 性别:男 籍贯:安徽凤阳 民族:汉学历:本科 职称: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育教学 邮编:233100 单位: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