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帅 张金瑞 李茜
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 ,474561
摘要: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点教学课程之一,且学习过程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在高考的压力下,更加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影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针对此,本文从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实际对任何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实际;抽象思维能力;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抽象思维能力对学生学习及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可以提升学生智力和思维能力。传统教学中,高中物理比较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但轻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抽象思维也一样重要。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应该进行改进,不断重视并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习能力获得全面发展。
1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意义
进入到高中阶段,物理知识相较于初中阶段,不仅内容更加丰富,难度也明显提升,例如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更加倾向于解释生活现象,而高中物理知识的探索范围进一步延伸,对自然界运行发展规律的总结,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直观可见的对照现象,因此,必须要学生具备抽象思考能力,才能够实现对知识的理性思考、分析与运用.结合高中物理学科知识的特点,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为
1.1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入思考
例如速度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也多有接触,而在高中阶段,教师应结合对运动的描述,为学生设计测量速度的实验过程,并促使学生在实验现象的观察中提炼速度的概念,从而将感性理解与抽象思考相结合,深化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1.2有利于物理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高中生的物理学习过程主要围绕知识、能力以及情感三个维度进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从情感认知的角度对学生加以塑造,启发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优化实验探索能力,并在思考中形成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在三维目标中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构建[1].
2、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
2.1学校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较低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对高中物理教学目标及教学方式都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学校需要培训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但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深,导致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执行力不足的情况,这样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知识点偏差的情况,使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而使教学难度增加。
2.2教学观念和模式比较落后
虽然高中物理已开展新课程改革,但多数学校的教学模式还比较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简单应用能力,忽视学生学习素养和物理学习兴趣。教师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仍沿用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虽然一些学校已经开始重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没有先进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
2.3.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有较大差异
刚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生,突然学习较多及较高级的知识内容,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抵触心理,从而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目前,高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物体的运动规律、受力分析以及动力学等问题。这些课程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作用,但是学习难度较高使学生出现抵触心理,导致教师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比较困难。而且,由于学生在知识接受程度、综合素质方面的差异,也增加了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的难度[2]。
3、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
3.1.锻炼学生自主观察,锻炼学生的抽象思考
抽象思维能力是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本质,总结规律的能力,而要想具备这种思维,大量的观察与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在高中物理教学指导中,教师在训练学生抽象思维的过程中,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观察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实验,或者深入生活,积累对物理现象的思考,并从不同现象中抽象规律.例如在弹力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从生活现象中观察弹力现象,结合现象分析力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阅读资料,从间接经验中获得对物理规律的深入思考;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实验过程,促使学生在进一步观察中总结规律,深入对弹力知识的思考与把握[3].
3.2注重知识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的逻辑思考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实验基础、理论知识、物理关系、物理规律、物理概念以及相关应用等,一些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对物理知识之间关联性与逻辑性的分析,对知识点的掌握孤立且随意,不仅难以深入理解知识内涵,也影响了知识的灵活运用.针对此,在物理教学指导中,教师应结合物理知识内在的联系,引导学生进行归纳与总结,促使学生在逻辑思考中完成抽象分析,进而利用抽象思维构建知识框架.在高中物理知识归纳与总结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系统化知识框架,如要求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牛顿运动定律进行总结,形成记忆与思考的基本框架,并在逻辑思考中提高学习效果[4].
3.3灵活掌握物理规律
物理现象一般都具有规律性。教师可以通过物理联想来让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这样可使学生形成物理规律迁移思维,通过了解物理的实用效果来将其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实践结合理论,可以让学生爱上物理分析,并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电生磁,磁生电”这一物理现象,学生要知道感应电流是因为磁通量变化而出现的,并且其还可以产生感应磁场,因此可总结出:磁通量为因,感应电流为果,并因此产生电流磁场,同时因果是对应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动量变化关系以及事物的因果关系。通过这种因果关系来了解不同事物,进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4创建物理抽象框架
实验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能够逐渐研究理论知识、分析数学关系、思考物理现象,从而提升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建立起抽象思维框架,有利于其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提升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高中物理学习方式一般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开展分析和逻辑推理,学生根据问题来进行思考,并且自主进行问题的解决,教师的作用为引导帮助。例如,“机械守恒定律”课题中,测量实验数据可以采用自由落体、刻度尺等多种方式,教师在实验前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一一探究[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受阻,但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建物理抽象框架、灵活掌握物理规律等策略来解决。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的浪潮下,学校也应该紧跟潮流,不断创新物理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国家培育更多人才。
参考文献:
[1]唐光芹.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0):46-47.
[2]冉彦.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42):60.
[3]王海军.浅谈高中物理教学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7):87-88.
[4]李忠.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23):25-26.
[5]林茜.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17):16.